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海普陀万里街道“心防工程”在行动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海普陀万里街道“心防工程”在行动

2023-10-19 21:10:11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上海市普陀区万里街道在市、区政法委的支持、指导下,聚焦“防源头、治未病”率先把心理学引入矛盾化解工作,并在全区首家试点“心防工程”体系建设,创新“解忧+解纷”工作法。经过4年,万里街道“心防工程”实现了社区矛盾发生总数、重复信访率、个人极端事件数量、矛盾一次性化解率的“三降一升”。

  万里街道是上海市政府规划新建的跨世纪大型示范居住区,也是上海最年轻的街道之一。辖区居民类型以原住民、新上海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居多,因此,呈现出人口类型多、文化差异大、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特点。在“心防工程”实践过程中,发现大多的矛盾诉求皆产生于人群、文化之间的隔阂,如在矛盾调处中融入“心防”元素,促使“解忧”与“解纷”同向发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市域社会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干预在社区矛盾化解和社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推动社区矛盾源头化解,万里街道于2020年6月起连续四年,持续深化打造“心防工程”体系。“心防工程”从最开始的项目雏形,逐渐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一张不断织密的网络和一批特色服务阵地。

  察民情、听民声,持续加强队伍“心防”建设

  街道的心防工作理力量,从一开始的社区工作者“单兵作战”,到用好区域化大党建资源“协同作战”。经过实践,街道于2021年组建“万里无忧·心理健康互助大联盟”(简称“大联盟”)由9个职能部门、3个专业中心、8家自治组织和5家社会力量组建而成,通过凝聚“专业(心理老师和精卫中心工作人员)、兼职(学校老师)、志愿(第二梯队和楼组长)”3支队伍为主力,以每月例会的形式,以对辖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定期分析、研判、调处和化解。同时,针对辖区不同人群,开展心理科普讲座和心理赋能等相关活动,不断提高居民心理防御能力和水平,打通心理服务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街道依托“心防”服务骨干队伍,共计举办心理宣传活动120余场。

  解民忧,抒民困,推动“心防”网络不断延伸

  万里街道依托“大数据+铁脚板”,不断织密街道、片区、居民区、家庭四级服务、治理网络。线下,将“心防工程”与“走四百”、平安志愿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对矛盾问题做到及时发现、跟进并进行前端干预;线上,用好“一网统管综治平台”,归集信访、110警情、12345热线等多渠道数据信息,以信息全量纳管推动有效排查、发现需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依托“大联盟”协同机制,精准派单、责任到人、跟踪督办,全方位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治安防控网,形成全民自觉预防、主动调解的基层“心防”共治网络。

  顺民意、赢民心,深入推进“心防”阵地不断融合

  同时,街道推进环境硬件及人文“软实力”互动并进,一方面积极打造立体化“心防”建设,在辖区15个居委设立“解忧站点”,在3大片区成立“解忧驿站”,并相继推出“心语空间工作室”、业委会工作协会、“同楼帮”志愿服务队伍等特色项目;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心防”体系与“靠谱解纷中心”深度融合,以“大联盟”阵地赋能矛盾分类分级,巧解社会反响强烈的急难愁盼。其中,权益型矛盾由“靠谱解纷中心”介入、心理型矛盾由“心防工程”平台介入,复合型矛盾采取“共同会诊”的方式,实现“解纷”先“解忧”、“治人”先“治心”。

 打造“万里无忧”科普馆,绘就“心”画卷

  目前,“心防工程”在调处矛盾纠纷、改善治安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实现“全民心防”和“抓源头 治未病”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因此,万里街道不断挖潜社、企、校资源,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签约共建,启动建设“万里无忧”科普馆,打造全市首个集聚科普教育、检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队伍实训等一体的实体化“心防”阵地。一是汇聚资源赋能全面科普。用群众所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传播方式,培养社区居民对心理科学知识的兴趣。一方面,利用场馆设施,开设科普讲座,设置科普橱窗,发放科普读物等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另一方面,联合辖区各类资源开展普及活动,尤其与学校相配合,实现校外第二课堂的辅助功能,实现科普活动在大众群体中“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二是特色建馆赋能多面实用。“万里无忧”科普馆作为赋能“心防工程”的实体空间,也是全市第一家以“心理防护”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场馆分为科普展厅、心语空间工作室、解纷中心、华普人才站点、“心灵”花园5大功能区,以“走进精神世界、情绪压力和积极应对、和谐社会心理基础”三大主题开展和谐社区心理基础知识普及、情绪压力释放、专题展览等活动。三是趣味互动赋能多元参与。增加科普内容的趣味性、观赏性,调动居民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提高科普工作效益、实现科普活动的常态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后续,万里街道还将通过邀请华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家教授开展交流座谈、心理疏导、释疑解惑;引进VR技术实现人机互动,将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心理学科知识和心理疏导技术,用具体的、可感的方式呈现给居民,让居民的矛盾和问题在安心、轻松的环境中有效化解。

[责任编辑: 罗沛鹏]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