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29日电(记者 桑彤)2023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4.72万亿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高达3300多万亿元,口岸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达3.6%,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915.8万标准箱,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50.2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
上海市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国新办2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表示,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将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五个中心”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上海市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谈发展新质生产力。受访者供图
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新赛道、新模式、新动能,正点燃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正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龚正介绍,上海已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提高到43.9%。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海要勇争先、走在前。一方面,汽车、钢铁、化工等上海传统产业不能被忽视和放弃,要一手抓“两业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一手是抓“两个转型”促进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传统产业;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对于三大先导产业实施好新一轮的“上海方案”,持续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此外,上海还将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加大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龚正在发布会上这样说。同时,针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他指出上海将进一步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
阮昊研究员(右)和赵苗博士(左)在上海光机所光学实验室,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做写入试验。2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对外宣布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的“超级光盘”诞生。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过去几年,上海涌现出体细胞克隆猴、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首创成果;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29项,参与研制了“天舟”“神舟”“羲和”“祝融”等一批国之重器;推动C919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相继问世,十年来全国获批上市的1类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上海占了近五分之一……
当前,上海集聚了超过80家“国字头”的高端科研平台,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强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统筹联动。
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之际,上海正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外资“磁吸力”:外资企业、境外客商纷至沓来
3月21日,位于上海静安寺广场的Apple Store零售店正式开业,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亲手推开新店大门,迎接中国消费者。这是苹果公司在亚洲规模最大的零售店,总投资超8340万元,等级仅次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全球苹果旗舰店。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推开了苹果静安零售店的大门。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202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上海在利用外资方面依然取得可喜的成绩。连续4年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去年再创新高突破了240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已经超过了3500亿美元,共有七万多家外资企业在这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了956家和561家……上海始终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外资之所以看好上海,很大程度上是看好上海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是看中了上海不断扩大的开放优势。去年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莫德纳落户上海,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树立了上海重点外资项目建设的新标杆,被各方点赞;“投资上海·全国行”“投资上海·全球行”积极走出去招商近千次,全球高能级“朋友圈”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正着力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落实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来拥抱全球的企业和人才。
“未来,上海将落实好全国版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和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让更多的外资项目空间有保障、审批高效率、服务零时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说。
除了外资企业、境外客商也是上海服务的重点,一系列提升支付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陆续推出。中国银联、浦发银行、蚂蚁集团已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联合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服务点,配备中英双语服务人员,及时解答外籍人士关于刷卡、ATM取现、现金兑换、移动支付绑卡等的问题。
中国银联、蚂蚁集团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联合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服务点。受访者供图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点赞:“一部手机走四方,在中国支付很‘丝滑’”“多种支付方式,让我在中国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便利”。
目前,中国银联已能够支持180多个境外钱包的用户在银联直联商户端进行支付,支付宝也支持1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钱包在国内支付;新设和开通外卡POS机达到3.7万台以上,实现商业、文旅、机场车站等重点领域、区域,重点商户全覆盖。
华源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空港海港城市,也是许多境外人士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第一站,上海着眼于形成“以移动支付作为主体、银行卡支付为重点、现金支付为兜底”的支付服务新体系,推动支付“上海方案”持续优化。
如今,上海已经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44.1万份,来沪工作创业的留学回国人才累计超过31万人,这几项数据都排在全国第一位,上海始终是国际人才逐梦的热土。
在龚正看来,没有国际化的人才,就没有国际“五个中心”的上海。因此,上海要放眼全球,延揽各类顶尖人才,加快构建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战略牵引力: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如何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在推进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中,上海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
向东看,浦东引领区建设日新月异,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及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开始实施;向西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浦东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浦东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深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海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将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苏浙皖三省共拉长板、相互赋能,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顾军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会。新华社记者胡洁菲 摄
去年以来,上海推进实施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推动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一批首创性改革加快落地。全国首个航运指数期货挂牌交易,建筑师负责制改革试点持续深化,浦东新区创制性法规、管理措施、地方性法规浦东专章分别达到18部、23部和2部;
——一批引领性开放加快推进。全国首单海上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顺利完成,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启动运行,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率先开展;
——一批开拓性创新加快突破。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境外专业人才临时执业许可制度加快探索,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累计达到90家,科技创新引擎功能更加凸显。
下一步,浦东将瞄准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努力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立健全法治保障体系上下功夫,更好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则重点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四个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