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5日电(许超)在第17个世界认可日来临之际,上海市质检中心授牌,新一批“上海品牌”认证新获证名单正式发布,首批数字化认证获证企业颁证仪式、中国企业出海总部服务中心——海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沪举行,集中展示了上海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成果和支撑产业优化升级的突出作用。
据介绍,截至2023年底,上海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1340家、认证机构189家,机构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2.7%和6.2%,全年共对社会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3366万份,发放认证证书62万张,检验检测认证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达到434.69亿元。其中,检验检测行业规模以上机构468家,户均收入7471.2万元。
在本次发布的26家企业的27项“上海品牌”获证项目中,服务类项目占比超73%。除传统的人力资源、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逐步覆盖了智慧食堂、智慧菜场、新能源汽车销售、美丽健康、城市供水等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以及精神卫生、环境治理等城市治理领域。
新一批“上海品牌”认证新获证名单发布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作为中交上航局旗下的核心企业,此次上海交建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荣获“上海品牌”首个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认证证书。
据悉,上海交建以遍布国内外沿江沿海的工程业绩和资质信誉,自改革开放起,已建成了诸如长江口深水航道、青草沙水库、上海洋山深水港、横沙东滩圈围工程等150余项标志性工程。近年来,上海交建又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黄河大保护”等重大区域战略,先后承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洋山深水港陆域形成、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陆域形成、福建厦门翔安新机场建设、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建设、上海横沙东滩工程、上海黄浦江滨江岸线整治等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以精湛技术和优良业绩享誉海内外。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上海交建坚持信息化导向、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参与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时,联合同济大学进行淤泥土固化改善后用于生态护坡的工艺技术研究,自主研发污染土壤原位热脱修复系统和“一分钟内在线检测土壤污染物技术”在上海市得到行业推广,并同步申报评定了CECS《土壤有害物质智能化在线检测标准》。
而在科技创新方面,上海交建持续探索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打造了国内最大的多功能智能环保铺排船“双子星”——交通建设九号、十号。“我们已累计完成科研立项课题42个,荣获集团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次,荣获省部级工法12项,申请专利195项。”上海交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温弢表示,接下来,上海交建将继续提升品质、加强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港口与航道工程服务品牌。
新一批“上海品牌”认证证书。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此外,绿色化和产品类领域企业也在本次“上海品牌”认证中得以凸显。其中包括上海临港弘博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着眼“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零碳园区能源规划、供应转型及综合管控的多元化升级方案及多能互补网络搭建服务,全力为园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服务保障;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垄断,降低了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浮充式无烟型磷酸铁锂电池组系统,有效解决了电池组系统“起火冒烟、浮充寿命短”的行业共性难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共161家企业持有有效“上海品牌”认证证书,涉及204项产品和服务,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科技文化、市政建设、教育养老、绿色低碳等诸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