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上,一栋三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之中,这里曾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2018年经修缮改建后,旧居化身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并对学校、社会公众开放。
担任讲解工作的,是一支由复旦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宣讲方式,针对不同类别参观者,提供分众化、个性化的讲解,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
![](202407231b920a6731ae48b0a40439751a8997b3_b607a432b92844bcab36804d110427c6.jpg)
![](202407231b920a6731ae48b0a40439751a8997b3_e0d5f5d1fe524a7abaf9b2734c000233.jpg)
![](202407231b920a6731ae48b0a40439751a8997b3_8a37ebb8a2cb4efb9a9d3b6196d0c394.jpg)
![](202407231b920a6731ae48b0a40439751a8997b3_89e04cdfa3e44311936ad4be9935c3a1.png)
记者:陈杰、朱海嘉(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
在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上,一栋三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之中,这里曾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2018年经修缮改建后,旧居化身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并对学校、社会公众开放。
担任讲解工作的,是一支由复旦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宣讲方式,针对不同类别参观者,提供分众化、个性化的讲解,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
记者:陈杰、朱海嘉(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