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街镇|上海街镇治理力报告(第一期)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解码街镇|上海街镇治理力报告(第一期)

2024-07-31 13:49:44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上海,我们通常用“绣花”来形容城市治理,而手握“针线”的往往就是街镇。上海16个区的200多街镇,无疑是社会治理的末梢,是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底盘”。不可否认的是,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好探索难免被埋没在如今浩瀚的信息世界。对此,新华网上海频道联手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将定期推出《上海街镇治理力报告》,对近一阶段各街镇的重点工作和公开报道进行分析,对其中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深入采访,以“学界+业界”的力量整合出街镇的新闻点,尽可能地覆盖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群众的关切点,希望能给读者一份“有意思+有意义”的街镇新闻简报。

 

  项目组近期走访发现,在解决很多社会治理“老大难”问题时,基层政府使用的有力武器是改革。物业管不了的污水管堵塞问题,靠“三所联动”机制得以解决;沿街硬件设施面貌一新背后是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会制度”;老年人不小心订购了多个手机话费套餐但不知如何退款,最终解决问题的不止是社区,而是以社区为圆心,向外延伸的为老服务新模式……很多改革的探索在基层,这些探索或许不是最终的正确答案,但仍串联起了一张社会治理的生动答卷。

  深化改革在基层

  社区矛盾怎么破?杨浦这个街道通过“三所联动”巧妙化解

  国定路小区污水管堵塞导致污水外溢严重,物业管理效果又总不理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三所联动”机制启动后迎来转机。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的三所联动机制坚持贯彻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履行“派出所主防”职责,结合辖区特点,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倾听群众诉求,提供法律服务,直击问题症结,努力将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截至今年7月,五角场街道已经通过“三所联动”机制重点治理了“群租”“违建”等联合执法类问题,真正落实了“谁主管谁调解,没人管联合解”,从源头上破解部门职责不清、被动应付以及“单打独斗”的问题。

  

  

  “三会”助力街区改造,三问于民推进“西凌荟治”

  近日,记者走访黄浦区西凌家宅路发现,临街的骑楼柱廊鳞次栉比,容纳了近5000户居民和餐饮小吃、超市百货、菜场生鲜等近80家商铺。这得益于“三会制度”,该制度始于五里桥街道,近年来在全区广泛推行,已逐渐成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途径。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在开展西凌家宅路“一街一路”整体改造项目中,就运用“三会”民主协商机制积极听取民意,使得沿街硬件设施面貌一新。同时半淞园路街道还搭建并完善了“西凌荟治”商居联盟,引导商户和居民们民主协商制定自治公约《西凌汇治商居共治守则》,在党建引领与法治框架下,切实解决了街区商居矛盾和历史遗留难题。

  

  

  

  “小积分”激活“大参与”,这个镇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全覆盖

  近年来,新场镇全面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各村依托网格化社会管理优势,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全覆盖。记者了解到,至今年7月,新场镇已取得了众多有益的实践成果。例如新南村把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与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因地制宜,与驻村创客团队联动,带动乡村产业的同时,也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利和实惠;祝桥村与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共建,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员服务乡村振兴“协同联动”“智慧架构”等模式。用“小积分”激活“大参与”,新场镇最大限度激发了社会活力,调动起各方积极性,共同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乡村环境。

  

  

  民生项目小而美

  租金减免、租房补贴,打造“科学家社区”!杨浦区人才工作出实招→

  只要满足条件就能减免租金,获得租房补贴。日前,杨浦区推出的“科学家社区”以形成开放共融交流空间和保障高端高效人才服务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人才集聚“金字塔”,满足不同层级人才的居住需求。今年7月,“人才领航 强链兴企”杨浦区人才工作座谈会就在科学家社区内举行。会议上,各企业代表和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聚焦人才落户条件、人才租房优惠等问题,面对面交流了区人才新政策、新导向,多方携手持续打造“人才秀带”,推动创新“四力”发展。

  

  

  

  如何守护好“老宝贝”?为老服务新模式把关爱融入日常

  前不久,长风二村第一居民区的童阿姨不小心订购了多个手机话费套餐又不知如何退款,幸好居委会党员干部小柯在“四百”大走访中得知此事,立刻联系客服帮助老人成功退订多余套餐。近来普陀区的长风二村第一居民区不断探索创新“1个党组织核心+3支社区队伍+N个社会团体”的为老服务新模式,努力将服务场景由“社区”拓展至“社区+”,将为老服务走深走细,形成多元力量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为老服务新格局。在“1+3+N”模式下,众多居民志愿者成为神经末梢与“前哨站”:在发现老人摔倒后,志愿者们会第一时间通报居委会帮助。除此外,民法典科普、上门问诊、团扇绘制、烘焙互动……丰富有趣“聚人气”的热乎活动更为老人们带来了细腻的关心与温暖。

  

  

  市三女中的“小老师”为暑托班小朋友带来汉服文化课~

  7月18日,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暑托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文化课。来自市三女中的高中生陈恬伊、黄乐怡化身“小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探索了古代服饰、古礼及饮食文化的魅力。课堂上,不少学生身着各式汉服,“小老师”们则细致入微地解读着他们所穿汉服背后的朝代故事与文化底蕴,孩子们在模仿与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礼仪的庄重与美好。据江苏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团市委、团区委以及社会组织配送课程的基础上,街道今年在市三女初举办暑托班,已覆盖学员约120人次。

  

  

  

  老年人看病,有他们的陪伴……杨浦区陪诊服务联盟成立

  老年人上医院看病,不熟悉就诊流程怎么办?数字时代,老年人不会手机挂号又该如何破解?今年7月,杨浦区民政局会同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上海市养老陪诊服务上线暨杨浦区陪诊服务联盟成立启动仪式,为老年人精准获取陪诊信息、一键可享陪诊服务、动态监管陪诊过程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养老陪诊服务让老年人“看病有人陪”,再也无需操心看不懂的电子系统,既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发展银发经济的一次探索,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街边转角好去处

  如何共联“商旅文体展”?南京路创新“五展联动”一站式搞定

  看展览、享优惠、促消费,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正在火热进行中。据悉,参观完“金字塔之巅”大展后的民众可以凭借票根或另外四个展览的票根,在南京路步行街享受一路购物、一路美食的专属优惠。作为南京路商圈的“主力军”,新世界集团通过深化“商旅文体展共联、商品和服务共促、品牌和场景共融”,将于7月26日至8月18日之间联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五个展览,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同时新世界集团还将与近日开幕的巴黎奥运联动,用“新场景”带来“新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不误正夜”!青年们下班后还能干点啥?

  在上海戏剧学院体验艺术与AI的魅力,跟老凤祥学习非遗珐琅手艺,走进英雄体育参与VSPOEsport电竞课……近日,以聚焦“老字号”和“新国潮”,“艺创+科创”双引擎驱动为特色的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学院静安分院揭牌,为下班后的青年串联了一系列“名优特新”创新教育课程。静安区团委与商旅文产业部门、街镇深度合作,共同发布夜间旅游地图、联动商圈推出青年折扣、鼓励青年在“静业乐群”课堂里学学学的同时,也能在“安居乐夜”行程里逛逛逛、在“不误正夜”街区里买买买。

  

  

  

  “夜演•虹桥”火热开启,虹桥商圈氛围感拉满!

  当下备受期待的“夜演·虹桥”群众文化展演活动将在虹桥镇的“夜虹桥潮流街区”火热上演,从激昂的旋律到优美的舞姿,从深情的朗诵到幽默的小品,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夜演·虹桥”活动从台前的演员到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将是来自社区的普通百姓,期望能以“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模式,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近年来,虹桥镇通过打造“四季八夜”等品牌活动,成功地用品牌助推商圈人气“聚”起来,助力城市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下旬。

  

  

  

  策划:杨金志、胡昊

  统筹:潘旭、徐剑

  主编:朱翃、燕晓英

  写作:史依灵、师千行

  内容分析:师千行、薛戎倩、童贝旎

  制作:区域新闻报道研究中心(新华网上海频道、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佘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