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18日电(记者 王辰阳)记者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备受关注的上海机场联络线首通段今年底通车在即,制订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听证会将于9月2日举行,8月16日待听证的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方案公布,乘客未来有望花26元即可实现40分钟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互通。
上海市域线(含市域铁路和轨道快线)规划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主要服务于主城区与新城及近沪城镇、新城之间的快速、中长距离出行需求,并兼顾新市镇。市域线与市区线(即地铁,下同)可以换乘,并预留与长三角都市圈城际铁路互联互通条件。
机场联络线是上海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新建市域铁路,首通段(虹桥2号航站楼站至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预计2028年底前,机场联络线全线、南汇支线、崇明线、嘉闵线、示范区线将陆续建成通车。其中,崇明线是轨道快线,设计最高时速120公里;其余线路是市域铁路,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方案,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以下的市域线,比如说崇明线,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37元,即每人次票价=乘坐里程×0.37。
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比如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崇明线、嘉闵线、示范区等,拟订两个方案:
方案一是实行单一费率,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5元,即每人次票价=乘坐里程×0.45。
方案二是实行阶梯费率,分三段累计收费。乘客乘坐距离0-20公里(含20公里),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8元;20-40公里(含40公里),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4元;40公里以上每人公里基准费率0.40元;即每人次票价=第一段票价+第二段票价+第三段票价,各段票价=各段每人公里费率×乘坐里程。
起乘价拟定为4元。根据基准费率及计价办法测算,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方案一起乘价最多可乘坐10公里,方案二起乘价最多可乘坐9.3公里;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以下线路最多可乘坐12.2公里。
当每人次票价低于或等于起乘价,按起乘价计价;高于起乘价,则按公式计算票价。市域线按元计价,尾数在0.5元及以下舍弃,0.5元以上进位1元。
表1 方案一与方案二对比
方案一
方案二
费率
单一费率:
0.45元/人公里
阶梯费率:
0-20(含)公里:0.48元/人公里
20-40(含)公里:0.44元/人公里
40公里以上:0.40元/人公里
每人次票价
每人公里费率×乘坐里程
第一段票价+第二段票价+第三段票价
(各段票价=各段每人公里费率×乘坐里程)
起乘价
4元
4元
起乘价可乘坐里程
10公里
9.3公里
市域线之间互联互通和中转换乘,按市域线计价规则连续计价。市域线与市区线之间换乘,市域线部分按市域线计价规则连续计价(不计起乘价),市区线部分按照现行轨道交通票价体系连续计价,两者累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票价机制适用于2024年底及以后开通的市域线。这是新建市域线的定价机制,不是原有轨道交通票价机制的调整。
根据计算,乘距9.3公里以内,两个方案票价一致;9.3-40公里,方案一部分站间票价较低;40公里以上,方案二部分站间票价较低。
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20公里以内有6个站间票价增加1元;20-40公里有16个站间票价增加1元;40公里以上有8个站间票价减少1元;其余站间票价两个方案相同。
基于机场联络线等四条线路可研报告的客流数据初步测算,运营初期方案二乘客总体票务支出较方案一高3.3%。
市域线与地面公交之间换乘享受公交换乘优惠。同时,申通地铁集团给予乘客电子计次票、满额优惠等优惠,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详见上海地铁官网等渠道),在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交通委指导下,可以根据实际运营情况适时调整优惠方案。
此外,为进一步降低频繁出行乘客出行成本,申通地铁集团拟于机场联络线运营后,结合客流等实际运营数据,研究适时推出市域线多样化票种。
据介绍,有关单位将根据乘客出行需求以及市域线特性,优化市域线列车开行方式,为乘客提供站站停、大站车等多样化选择。推进市域线与地铁一码通行、安检互认,实现乘客便捷换乘。完善市域线站点周边地面公交配套,实现市域线与公交信息互显,强化市域线与各类交通方式的衔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