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工博会:听褚君浩院士解码智能传感 让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未来-新华网
2024 09/28 18:23:36
来源:新华网

聚焦2024工博会:听褚君浩院士解码智能传感 让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字体:

  

  新华网上海9月28日电(许超 袁倩倩)9月24日至28日,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作为本届工博会的亮点之一,2024未来“士”界大会聚焦硬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主办方新微创源孵化器和阿仁加速器以“跨界联袂演说”“围炉对话”等形式,汇聚来自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顶尖人物,共同就未来十年的产业机遇,以及企业家和科学家如何更有机地合作展开探讨。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当前科技发展和产业趋势的核心是智能化,其不仅涉及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更强调信息的深度分析、智能化处理和决策支持。以智能调控灯光和无人驾驶汽车为例,智能调控灯光能根据人员流动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减排;无人驾驶汽车则通过高精度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控制,确保行车安全与效率,充分展现了智能化技术对未来生活的重大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现场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 发

  在探讨中国传感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时,褚君浩认为,首先,要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包括提高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确保其能自动、精准地获取各类信息。特别是在高端机场、气象卫星监测等领域,高性能传感器是获取精密数据的关键。其次,要加强智能化分析能力,通过开发更高效、准确的算法和模型,提升数据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并注重算法的能耗管理,避免暴力计算,寻找最佳计算路径。

  同时,褚君浩强调,应找到应用的场景来驱动技术水平的提升。他举例,在人形机器人与场景应用的结合上,可根据特定场景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在消防、交通指挥等领域,机器人可替代人类执行危险或繁重的工作。此外,他还认为,为机器人配备先进的交互系统,可利用ChatGPT等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使其能与人类进行流畅的交流对话,这不仅可提升机器人的实用性,还能增强其亲和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作主旨演讲。新华网 发

  谈及中国红外传感器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褚君浩坦言,随着航天探测、红外天文学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的需求持续上升。人工智能的崛起,为红外技术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发展,中国在红外技术的基础物理、材料建设和空间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国家层面提供的优越政策环境,以及年轻科研人员的加入和创新精神的激发,也为红外技术的持续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褚君浩看来,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要研发出6K×6K超高像素的红外传感器,对材料的均匀性、性能稳定性和制造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次,在红外天文学等领域,要实现对极微弱光子的探测,这要求红外传感器具备极高的灵敏度,技术难度相当大。此外,为了在汽车等领域应用红外技术,必须降低成本。“这些挑战不仅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还要在确保成本可控的同时,保证产品性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提升中国红外技术的整体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他如是说。

  

  2024未来“士”界大会现场。新华网 发

  在本届工博会期间,众多小型企业虽规模有限,却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此,褚君浩说:“这些企业往往拥有独到技术或产品,却因资源与知名度不足,难以获得广泛关注和投资。工博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助力他们吸引投资、开拓市场。”他认为,工博会的举办在激发思想交流、技术互动和产业合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科研人员与企业家只有具备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专业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进步成长。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