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1日电(史依灵)作为重要的农业和化工原料,氨能近年来因其零碳属性成为能源低碳化变革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国际氨能领域的发展,第三届国际氨能会议(简称“SoAE”)日前在上海举行,这也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
第三届国际氨能会议在上海举行。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氨是一种符合未来需求的能源类型。”在沪参加第三届国际氨能会议的英国卡迪夫大学资深教授、国际氨能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阿古斯丁·瓦莱拉-梅迪纳认为,当前对于氨的合成、裂解、燃烧、燃料电池等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同时氨能在工业上的应用也正方兴未艾,氨能将在未来广大的地域和众多的场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悉,国际氨能会议是一个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涵盖氨的生产、储存、能源转化和利用等关键领域,并关注其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中的潜力和应用。首届和第二届会议分别由英国卡迪夫大学(2022)和法国奥尔良大学(2023)承办,本届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和佛山仙湖实验室共同承办。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KatharinaKohse-Höinghaus)和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担任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和佛山仙湖实验室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担任会议名誉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玉阳担任会议主席。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氨能作为零碳能源的潜力愈发显著,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一传统化工原料在能源领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近五年来,氨能研究者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不断推动国际氨能研究发展。
本次会议聚焦“氨—新能源,新机遇”主题,围绕氨合成、应用燃烧、环境影响、健康安全等专题展开交流,除大会报告外,还设立了7个分会场,涵盖19个主旨报告、19个邀请报告、226个口头报告,全面展示了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研究领域到产业落地,氨能的产业发展深受业内外关注。在西门子能源亚太副总裁苏达尔·奇丹巴拉姆看来,氨能在商业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是当前最具吸引力的低碳能源类型之一,其成熟的基础设施保障了大规模的制备,以及在发电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潜力,产业界已经蓄势待发。
为了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碰撞与交流,会议特别设立工业论坛,创新采用A+I(Academia plus Industry)模式,30余家国内外企业及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会,70%以上的报告由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共同完成。值得关注的是,9月26日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线在广东佛山投产,实现我国在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上的突破。
学术大咖对话青年学者,本届会议特别设立青年学者论坛,为青年人才提供一个与顶尖学者交流的机会,分享学科前沿知识,传递经验见解,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与发展。在青年学者论坛上,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分享了她将在2025年3月出版的自传《为科学而燃烧——一位技术领域的女性》(Burning for Science–A Woman in a Technical Field)中的故事,回顾了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与科研经验。她探讨了青年学者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路径,强调了女性在科学领域日益重要的角色,并通过案例分析传授了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方法,为与会青年学者提供了指导,激励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取。
国际氨能会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氨能会议首次在亚洲召开为氨能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国际氨能会议将继续作为开放、合作的平台,推动氨能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