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序设定”到“具身智能”……行业报告窥见工业机器人新未来
近日,由微亿智造、捷勃特和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共同发起并联合编写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市场研究报告》正式启动。该报告是由国家级智库联合行业知名企业发布的具身智能工业领域专业研究报告,报告聚焦我国新形态工业机器人发展范式改革,重点从“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Embodied Intelligent Industrial Robots, EIIR)领域的产业技术概述、发展现状洞察、产品市场扫描、演进趋势探寻等方向展开研究。
《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市场研究报告》正式启动。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与产品也迎来了深刻技术与范式蝶变。重塑着工业基础再造、产品技术攻关、供应链管理、生产服务模式等产业环节的同时,工业机器人也已成为我国构建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创新路径。”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说。
何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廖运发解释说,所谓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是将传统机器人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实现感知、理解、规划和执行能力一体化,能够在复杂工业环境中自主学习、决策并执行高度复杂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让工业机器人拥有自适应、自学习、免编程等能力,并输出执行。“与人形机器人相比,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更适应工厂环境、制造环境,同时制造和使用成本更低。”在廖运发看来,有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有更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联合产业龙头企业启动报告,更希望能够推动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长足发展。”廖运发透露,目前《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市场研究报告》还在撰写过程中,后续会在得到相关部门审批后正式发布。
在不久之前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微亿智造与捷勃特联合推出的新一代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吸睛无数。据了解,“创TRON”也是经国家级智库综合评估,在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认证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
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创TRON拥有环境感知、任务理解、实时动态规划和高速精准执行四大核心优势。在环境感知方面,通过具身视觉模块,实时捕捉动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地图重建,以此确保机器人与外部环境交互的实时性。任务理解方面,传统工业机器人能执行人类的编程指令,但无法具备柔性切线能力。创TRON无需传统机器人编程,通过对图片、视频、动作等进行捕捉,结合工业垂类大模型,快速完成任务理解和拆分,实现快速切线,切线时间缩短至小时级。
实时动态规划则是通过实时3D地图及目标任务,采用基于优化和采样结合的方案,完成点到点路径规划,实时生成距离和速度最优轨迹。搭配上实时控制频率为1 KHZ的高速精准执行机械臂,实现对轨迹的快速响应执行。
微亿智造董事长兼CEO张志琦表示,传统工业机器人受限于执行固定且单一重复的动作,缺乏柔性切线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难以在复杂多变的生产需求下实现大规模普及应用。而“创TRON”,作为工业机器人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的智能体,集感知、驱动、控制、算法、云服务等技术于一体,超越传统依靠编程执行任务的局限,可通过实时感知和适应环境,自主分解任务、学习优化并做出决策,高效自主完成任务。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其自适应、自学习、免编程示教等优势特征,可灵活应对如智能质检、柔性打磨、自适应抓取、柔性装配及智能化焊接等各类工业现场的复杂工作,并能在多个工业场景间实现柔性切换,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