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街镇 | 街镇治理力报告(第六期)-新华网
2024 11/02 17:17:38
来源:新华网

解码街镇 | 街镇治理力报告(第六期)

字体:

  近日,项目组走访街镇发现,医务工作者的“幸福半径”不断扩大;教职工喜提“值勤书记”参与学校治理;“三点联动”成就“立法直通车”。所有这些新思路与小突破都得益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各个街道的深刻实践。同时,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也正在路上: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地展开;“工业上楼”项目实现产业链数字化全覆盖的大胆尝试。此外,社区治理的“金点子”也正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民心相通的“金钥匙”。

  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

  同仁医院实行全过程民主管理,医务人员的“幸福半径”又扩大了

  在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工间休息室内,餐桌、沙发、按摩椅和健身车等完善的设施让职工在高强度工作后能快速恢复精力,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和调整空间。医院在有限的空间内挖掘出适合改造的区域,充分考虑职工需求和安全规范,得到了区总工会和区医务工会的大力支持,更受到了职工群体的欢迎。同仁医院的民主管理不仅于此,院务公开、职代会决策、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等均实现了全过程的民主通畅。医院还通过多种渠道公开医疗服务,聘请社会监督员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医疗水平提升。

  职工们的呼声得到了有效回应,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半径”又扩大了。

  

  从“金点子”到“值勤书记”,长宁这些学校的民主实践创新亮点纷呈

  在上海长宁区,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民主实践的热土。从长宁特职校的“金点子”到复旦初中的“智慧工会”,再到民办东展小学的“值勤书记”,这里的教育工作者们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成为学校发展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为学校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长宁教育工会也依托数字长宁教育平台在全市率先推进数字工会平台建设,搭建起长宁全体教职工与教育工会连接的桥梁,实现了打破时空限制的高效民主管理模式。

  “人人参与决策、人人共享成果、人人担负责任”,未来,长宁教育工会将在提升民主管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更受教职工欢迎的民主管理方式。

  

  基层立法“三点联动”畅达“直通车”,“城市之心”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活实践

  位于上海“城市之心”的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不仅是上海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更是民主实践的前沿阵地。通过“三点联动”机制,南京东路街道将基层社区、市人大和市政府紧密联系起来协同合作,让基层社区在立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确保立法工作能够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让基层立法工作焕发新的活力,让社区居民的声音直达立法核心。

  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还让社区居民成为法规制度设计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高质量发展新探索

  聚焦低空经济,闵行这个基地正式揭牌

  在上海闵行区,低空经济的新时代正式启航!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近日揭牌,成为低空经济产学研合作的新高地。在这里,无人机航线如织,停机坪和航线数量不断增长,展现了低空物流的活力。在“创融共进,‘芯’聚浦江”峰会上,国产算力平台启动,预示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的产教融合基地,将推动低空经济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未来产业培养新人才。

  直升机航线的首飞仪式,将峰会推向高潮,一架直升机载着6名乘客腾空而起,象征着低空经济的腾飞。行业专家和企业在峰会上分享、路演,与投资机构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未来。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产业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

  

  全市首条跨越高架无人机航线在杨浦开通!“小众试点”有望成为“大众体验”

  正值中午用餐高峰,在杨浦园的美团无人机取餐柜上方,无人机送餐服务正式起飞,首日便送出159单工作餐,标志着低空物流配送迈入新纪元。这条从五角场合生汇出发,穿越高架直达互联宝地杨浦园的航线,不仅缩短了距离,更提升了配送效率。杨浦区的政策支持,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这一新航线的开通,不仅是美团在商圈、公园配送后的又一次尝试,更是低空经济作为未来空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次大胆探索。无人机配送虽是补充,却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挑战。

  未来,杨浦区将继续推动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有序开展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商业应用,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无人机送餐,不只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城市生活的新飞跃。

  

  低空智联 共创新质丨“杨数浦”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举行

  近日,以“低空智联,共创新质”为主题的研讨会在长阳创谷举行,标志着杨浦区在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杨浦区委书记薛侃等领导出席,共同启动美团无人机新航线,标志着杨浦区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在致辞中强调,杨浦区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并提出加强政策保障、推进场景应用、加速融合联动等建议。杨浦区副区长刘晋元表示,杨浦区将推动低空产业政策创新,丰富低空应用,优化政策服务,引育生态企业,以实现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策源力和集群显示度的大幅提升。

  此次研讨会为杨浦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解读和行业交流的平台,为未来低空经济的商业应用和产业创新指明了方向。

  

  全力推进首个“工业上楼”项目!他们“无缝衔接”干好这件事

  在上海徐汇区,老凤祥总部正经历一场变革,从传统工业区转型为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智造空间”。这一市级智造空间优质项目,不仅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的诞生,更是产业链数字化全覆盖的一次大胆尝试。为确保老凤祥在搬迁过程中生产不受影响,徐汇区建管委与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实现了燃气供应的“无缝衔接”。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展现了“店小二”精神,更是在半个月内完成了道路红线内外及园区内燃气管道的铺设工作,为老凤祥的设备进场和通气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搬迁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为老凤祥品牌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徐汇区乃至上海市的“工业上楼”项目树立了标杆。区建管委表示,将继续发挥服务精神,为产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用气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社区治理新思路

  华阳路街道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了社区治理之“锁”

  在金阳小区,居民们的“个性定制”建议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江苏北路桥下空间,曾经的“灰色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地标”。近来,在华阳路街道,一把由群众智慧凝结而成的“金钥匙”,正悄然打开社区治理的“锁”。近年来,华阳街道巧妙融合社区、商区等“六区合一”的特点,设立固定人民建议征集点,与专业力量携手,让建议征集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从华院小区的围墙改造,到“吾百家园”的蝶变,再到“上海硅巷”的崛起,群众的“金点子”不断转化为治理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不仅打开了社区治理的“锁”,更激发了居民共治共享的热情,让社区治理之路越走越宽广。

  

  

  社区如何构筑“法治安全网”?这里推出创新工作法

  近日,在定海路街道的和乐苑小区,一场法治与自治的交响曲正悠扬响起,为老旧社区披上了一层崭新的法治外衣。这里,曾经面临着停车难、楼道杂物多、充电设施匮乏等种种难题,邻里间的小摩擦也时有发生。但如今,随着“133”工作法的推出,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通过“三驾马车”联动,业委会、物业与居委会携手并进,共同编织起一张紧密的“法治安全网”。普法宣传如火如荼,从社区报到法治长廊,再到创新的法治VLOG,法律知识春风化雨般便深入人心。同时,“和乐解忧坊”更是成为了居民们的“智囊团”,一个个难题在这里迎刃而解,居民公约也悄然诞生,成为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如今的定海路街道,正以创新的工作法,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宝贵经验。

  

  

  街事街办、街事街议,这个街道以“街长制”实现“三个转变”

  吸纳“带头人”、凝聚“合伙人”、打造“主理人”,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一场以“街长制”为核心的街区治理变革正悄然兴起。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街区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街事街办、街事街议”,实现了从“店内观望”到“店外参与”、从“门前扫雪”到“社区融入”、从“冰冷执法”到“暖心治理”的“三个转变”。街长们化身街区治理的“领头雁”,带动商铺、居民共同参与街区治理,解决了私自摆摊、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街区党支部还协调各方资源,推动街面与小区共同改造,让街区焕发新生。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街区治理效能,更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与温暖。

  

  

  策划:杨金志、胡昊

  统筹:潘旭、徐剑

  主编:朱翃、燕晓英

  写作:许超、师千行、陶芯艿、霍雨萱

  内容分析:师千行、陶芯艿、霍雨萱

  制作:区域新闻报道研究中心(新华网上海频道、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