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眼健康,专家共议眼底病治疗挑战与药学服务升级
近日《三医协同·药物创新与合理应用研讨会》围绕眼底疾病的治疗现状、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眼底创新药物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展开深入讨论,旨在推动眼底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创新药物的引进,同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确保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为眼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就“眼底病作为一种需要持续注药的慢性疾病, 药学、临床、医保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如何更好地让创新药惠及患者?”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郭咸希教授指出,眼底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在药学、临床和医保方面存在未满足的需求。药学方面,药物的可及性受限,尤其是单抗类抗VEGF药物,需要引入疗效更好、治疗间隔更长、依从性更高的药物。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应鼓励开发如特异性抗体类药物,以解决传统药物未能解决的临床难题。临床治疗中,仍有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案反应不佳,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医保目录更新存在问题,创新药物纳入医保目录面临挑战,但一旦纳入,将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药学人员应协助管理部门评估创新药物,及时纳入医院目录,满足临床需求。眼底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药学、医保和临床等部门的联合协作,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寇皓教授表示,抗VEGF药物虽已引进,但仍存在不足如眼底积液反复等。眼底疾病需长期治疗,对患者依从性和经济负担是挑战。医保虽报销部分,但长期治疗患者仍面临问题,如不按医嘱随访,治疗可能白费。患者可能因反复就医导致依从性下降,视功能受损,浪费资源。药物可及性是关键,零购药物使用麻烦,尤其对需多次注射的眼底疾病患者来说。患者可能因麻烦而放弃治疗,对慢性疾病患者不利。药学工作者应提高创新药物引进效率,解决临床痛点,服务更多患者。
荆州市中心医院李华荣教授提到,眼底病治疗存在未满足需求:1. 药物种类不足,现有药物对复杂眼底病治疗有限,多致病因素眼底病需多通路治疗。2. 药物可及性问题,部分地区药物供应不足,影响及时治疗。3. 药物研发挑战,眼科药物研发难度大,新药上市慢。4. 诊断技术需提高,基层缺乏先进设备和专业医生。5. 治疗方案个体化差异,缺乏个性化治疗策略。6. 长期治疗管理难题,患者依从性差。7. 医保覆盖有限,报销比例和额度不足,地区差异大。建议加强药学研究,建立药物评价体系,优化药品生产配送,完善医保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和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