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上海电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作为上海主要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国家电投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的部署要求,始终把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放在首位,勇当保障上海能源安全排头兵,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一、筑牢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防线
近年来,受人工智能等新产业用电需求增长、电能替代加速叠加极端天气影响,上海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能源电力安全保障任务艰巨。上海电力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守牢能源电力安全的生命线,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坚决肩负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央企担当”。上海电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抓好电力热力安全保供,各类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2024年,公司在沪机组发电量(含皖电东送)约占上海本地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在沪机组供热量约占上海公用电厂供热量的一半。在台风“贝碧嘉”正面登陆上海期间,公司党委及时高效部署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立专班、坚守现场,有力保障了上海的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坚持先立后破提升本地电力保障水平。统筹做好能源保供与煤电机组转型升级,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水平”的部署,在漕泾、外高桥建设4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打造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的新一代煤电标杆,大幅优化上海煤电结构,有效提升电源负荷调节能力,助力上海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扎实推进清洁高效燃机电站建设,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临港重燃保障机组将于2025年中投产,进一步缓解上海能源保供压力。闵行燃机已于2023年高质量投产,其中H级燃机是由上海电气和安萨尔多联合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套商运GT36-S5机组,为重型燃机国产化以及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做出重大贡献。
二、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当前,我国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同时,以分布式能源、储能、氢能为代表的能源新业态正加速演进,绿色低碳正成为能源转型的鲜明标志。多年来,上海电力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布局能源新业态,着力推动火电绿色低碳转型,多措并举打造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
全力以赴打造新能源产业航母。上海电力坚持以“深耕上海,站稳周边,打造西部规模化清洁能源大基地”为主线,大力发展以风电和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积极推动崇明、奉贤、浦东等多个新能源项目落地并充分利用处于负荷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做好送受两端工作,在新疆、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加快建设4+N个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力争推动大基地绿电送至华东区域;全力打造华东沿海海上风电基地,稳居华东区域第一方阵。近三年来,公司已获取新能源指标超1500万千瓦,预计“十四五”期末,公司新能源装机较期初实现翻番。
加快发展新兴能源电力。当前,全球智慧能源、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加速迭代,我国能源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上海电力全面推动虚拟电厂建设,已建成上海首个同时具备实时调峰和调频能力的虚拟电厂;依托老旧电厂厂址,着力打造电网侧独立储能综合示范;主动融入上海氢能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加氢站布局,初步建成覆盖金山化工区、临港、嘉定的氢能网络;开展绿电转化一体化项目示范,持续推进能源电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着力提升煤电低碳化水平。上海电力围绕“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主线任务,加大低碳零碳技术研发迭代与转化应用,创新示范长兴岛CCUS项目,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度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布局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试点项目,开展国内首台百万煤电机组掺烧芦竹试验;持续开展存量机组“三改联动”改造,进一步提升支撑调峰电源的能力;创新开展火电协同处置示范,依托漕泾电厂百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建成年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泥处置项目,荣获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上海市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称号。
三、坚定深化能源领域国际合作
根据“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上海电力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重点区域和国别标志性工程及“小而美”项目投资合作为抓手,发挥公司清洁能源产业优势,勇当“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合作主力军。
努力打造境外能源标杆。上海电力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是中资企业在土耳其最大的直接投资,也是土耳其“中间走廊”战略的重点对接项目,在2023年经受住了7.8级地震的考验,展现了“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彰显了“震不垮的中国担当”。上海电力马耳他能源项目是中资企业在马耳他的能源投资,优化了马耳他当地能源结构,改善了马耳他投资营商环境,被时任马耳他总理誉为“马中经贸合作双赢的典范”,被国资委评选为“走出去”优秀案例。
国际化绿色发展蹄疾步稳。目前上海电力境外装机超2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土耳其、日本、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上海电力是日本最大的实体投资中资企业,已投产新能源超25万千瓦,其中茨城筑波电站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农光互补项目,福岛西乡村项目是日本单体规模第三的光伏电站。上海电力是匈牙利前三的外资光伏发电企业,已投产新能源超过33万千瓦。新征程上,上海电力坚定不移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持续加大环地中海和中东欧地区新项目的开发力度,“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推广实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中国方案”。
四、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能源电力行业是保障城市运行、稳住经济大盘的基础支撑。上海电力始终坚守改革正确方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加快打造现代化国有企业。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持续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等重要部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上市公司治理,动态优化公司组织架构,提升内部效率。狠抓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加大员工激励。公司改革主要成效入选国资委改革三年行动专刊,在国资委“双百企业”专项考核中获得“标杆”评价。
夯实高技能产业队伍基石。上海电力明确“迅速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连续三年三届大力开展“春申杯”技能大赛,产业队伍建设成效斐然,125名外委员工转正,7人破格提拔,2人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上海电力行业工匠”;举办十二届“高手论坛”,形成“为人圆梦、为企选才、技能兴企”的良好氛围;优化产业人才“选-育-用”三大阶段机制,确保产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上海电力将坚决扛起央企责任,坚定不移推动国家电投“均衡增长战略”落实落地,以“质量全面提升、发展全面提速、风险全面可控”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低碳转型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上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