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帆竞发耀浦江-新华网
2025 01/13 15:52:4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帆竞发耀浦江

字体:

  “上海星”串起“中国链”

  把基站“搬”到天上去,在太空“开疆拓土”——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松江,有一座G60卫星数字工厂,仅需1至1.5天就能生产1颗卫星,这些卫星正成为“千帆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帆星座”目前已经完成三个批次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同时第四批组网卫星发射也在紧张筹备中。

  因具备广覆盖、宽带化、低延时、低成本等优点,卫星互联网可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手段,有效解决边远山区、海上、空中等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问题,因而成为当前全球空天竞争的新焦点。

  
  位于上海松江的格思航天公司。(受访者供图)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站在G60卫星数字工厂门口,作为“千帆星座”的卫星制造商之一、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金有感而发。为了跑出卫星智能制造“加速度”,超3万平方米的工厂研发与总装空间里,配备了先进的“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技术,是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

  据曹金介绍,格思航天采用的脉动式卫星生产线,借鉴航空工业高效作业方式,以端到端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每一个工位固定完成特定操作流程,可实现批量化生产数字化检验,一改过去“师傅们围着卫星转”的人力密集型卫星装验模式。

  相较于传统工艺定制一颗卫星约需两三个月,G60卫星数字工厂年产量可达300颗卫星,最快1天就可以生产一颗,预计到2026年工厂可实现每年500-600颗卫星的产量。

  按照《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此外,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作为“千帆星座”的建设和运营主体,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已陆续发射三批“一箭18星”的组网卫星,通过对“千帆星座”的建设和运营,垣信卫星助力构建“随时随地、无时无刻”的空天地一体化的智能泛在连接能力。

  垣信卫星高级副总裁陆犇表示:根据规划,“千帆星座”一期将发射648颗卫星,把在地面产生的通信信号通过透明转发的方式“搬”到天上;二期再发射648颗卫星,整体规模达到1296颗,实现通信信号星上转发;三期由超过1.5万颗卫星提供多元业务融合服务。2025年,“千帆星座”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为交通运输、智慧农业、应急救灾、低空经济等领域赋能。

  “上海星”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天空大海。2024年11月20日,垣信卫星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TELEBRAS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2026年为巴西地区提供正式的商用服务。此次合作,意味着垣信卫星开启海外业务正式落地的序幕。目前,垣信卫星已经与30多个国家启动业务洽谈,积极推动“千帆星座”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应用服务推广。

  2025年元旦期间,垣信卫星携合作伙伴在中国香港完成了千帆星座的首次应用测试,千帆星座面向智慧农业场景的首批商业示范应用也已经落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链主”打造“共赢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将加速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型生态,形成具有引领效应的‘天地一体、万物互联’卫星产业标杆示范。”松江区科创发展办负责人说。

  群星闪耀,链链生辉。在这条活力奔涌的科创走廊,除了格思航天牵头成立卫星智能化创新联合体,还有围绕大飞机形成的跨地域的民用航空产业链合作。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地以头部企业为引领,构建“联盟+基地+园区+基金+平台”跨域合作体系,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立16个产业(园区)联盟、14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链接创新要素,提升产业能级,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科技人才流动、专利输出等方面对长三角的支撑度已达30%,对全国的贡献度达10%,逐渐展现出对标全球创新走廊的实力。

  从地理空间的连接到创新生态的聚合,科创走廊越来越成为引领区域创新、推动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作为上海科创的“新地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光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努力成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

  2024年前10个月,G60科创走廊九地GDP同比增长5.25%,占全国比重6.63%,实现进出口总额2.75万亿元,同比增长8.92%,占全国比重13.01%。2024年全年,松江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718家,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首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上海前列,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不断增强。

  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松江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正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引燃“模都”

  “语料创新技术与应用探索沙龙活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研讨会”“AI赋能下的开发流程蜕变”……走进位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一张被各类主题沙龙、行业交流活动挤得满满当当的“排片表”格外引人关注。

  忙碌的“排片表”背后是上海徐汇区逐步升温的大模型发展热潮,和逐步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生态链。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自2023年9月揭牌至今,已吸引了百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走进“算力运营商”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问芯穹”),研发人员正在为近期发布的端侧全模态理解模型做开源的最后准备工作。前不久,无问芯穹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创造了国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层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推理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但市场上现存的异构芯片常常难以混合使用,不仅让AI基础设施的构建困难重重,也是当前大模型行业“算力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厂使用黑湖科技数字化产品提升效率。(受访单位供图)

  “无问芯穹利用多元异构和软硬协同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了一种连接‘M种模型’和‘N种芯片’的基础设施新范式。”无问芯穹品牌公关总监王媛解释道,“我们构建了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大模型操作系统,多种芯片编程语言、芯片框架、兼容接口进行统一,通过算子和算法优化,实现异构芯片的大规模混合训练,提升大模型运行效率。好比此前多家芯片各说各的方言,我们让大家都说‘普通话’,相当于将算力放大了至少2至3倍。”

  刚刚一岁多的模速空间,元气满满,每天都在“拔节生长”。在模速空间运营方、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晶看来,模速空间正在形成串点成链、聚能成势的“飞轮效应”。

  “2023年刚启动时,社区只有1万平方米,现已扩展至近6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100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带动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加速集聚到徐汇区。从底层算力到赋能百业,模速空间着力打造创新策源尖峰、产业集聚高原、国际交流廊道。”杨晶晶说。

  模速空间快速构建了一条浓缩的大模型生态产业链。算力层有无问芯穹、仪电智算等,数据层有库帕思、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源数据平台OpenDataLab等,基础大模型有商汤、MiniMax、阶跃星辰等,应用层有教育大模型作业帮、能源大模型达卯智能等,平台社区有开放传神等,还有大语料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也落户模速空间。

  而在数公里外的漕河泾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已跑通研发到市场“最后一公里”,爆发出可感可见的新质生产力。

  赛炜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专注AI技术赋能眼科设备研发的企业,2014年创立于硅谷,管理和研发总部位于上海,2024年刚刚入驻漕河泾开发区。目前,赛炜旗下如意OCT产品已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受到世界级眼科专家的青睐,部分产品售价达到国际顶尖品牌同类产品的2至3倍。

  “赛炜率先在扫频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设备上融入大量AI算法,通过AI赋能眼科医疗器械产品线,实现了6倍于传统高端设备的扫描深度和40倍的成像体积。”赛炜证券事务代表王雪丁说,“AI的加持,不仅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加精准诊断,还助力全球眼科专家实现前沿学术领域的突破。”

  在赛炜创始人之一、留美博士李冰看来,入驻漕河泾开发区正是看重这里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不论是技术、人才,还是政企服务,在漕河泾都能轻松找到。”

  如今的漕河泾开发区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500多家,上海四分之一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汇聚于此,带动营收额超过1000亿元。

  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党委副书记方银儿告诉记者,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力”变“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搭建广泛丰富的市场应用场景,“比如在漕河泾,企业可以通过AI园区管理、AI医学诊疗、AI数字文创、AI智能网联车等应用场景,在应用中实现技术的迭代和进步,加速项目落地开花。”

  当前,徐汇区内已汇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期智研究院、电信AI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微软、腾讯、商汤科技、米哈游等技术创新生态企业。截至2024年12月,上海完成备案上线的60款大模型中,34个来自徐汇区,占比超过50%。

  “当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时期,徐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应用落地和生态建设,服务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在徐汇加快发展。”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将全力落实上海市委“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的要求,依托模速空间、数链空间、上海创智学院等重大布局,抓好垂类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应用,链接好算力、语料、资本等要素支持,广邀创新创业人才,打造“雨林式”生态。

  打通数字经济3.0“任督二脉”

  仅40人的模具厂,却能年产3000万元,成为众多外资大厂的优质供应商;一个对中国市场并不熟悉的外国品牌,两三个月便能线上多渠道布局销售;初试东南亚市场的国内消费电子新品牌,借助当地节日热点快速提升本地知名度实现“种草”……这些以小博大、善用巧劲的商业故事各有精彩,但发力的关键点却很一致——数字化。

  纵览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从数字经济还只是经济大盘中一个点缀、一道佐餐的1.0时代,到数字经济持续改变消费形态对实体经济产生引领性影响的2.0时代,再到如今数字化深度渗透生产生活,让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与逻辑发生本质变化,数字经济3.0正在打通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

  在上海长宁区,这里数字产业高度集聚——从打造数字经济转型标杆区、数字生活示范引领区和数字治理最佳体验区的“3区”;到建设东部数字技术创新集聚带、中部数字应用场景集聚带和西部数字企业总部集聚带的“3带”;再到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转型的“20个数字专项”……长宁区内诞生了携程、拼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企业,逐步形成了“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圈,“数字长宁”已然成为沪上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记者观察到,在数字经济3.0的赛道上,这里有一大批企业正在用数字化手段不断赋能实体经济,势头颇为强劲。

  “这是我父亲白手起家创办的紧固件工厂,多年来,厂子的生产数据基本靠每天手抄报表、人工核对,7个规格600多种型号,上下楼几十次的跟进,数字出错仍是常事。”“厂二代”郑吉特说。

  “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管理不清晰、生产效率低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目标。”黑湖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宇翔说。这几年,黑湖科技相继推出了“黑湖小工单”“黑湖智造”“黑湖供应链”等产品,相当于为生产流程装上了“净化器”,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让工厂透明、高效地运转起来。

  实时追踪生产进度、及时反馈催单需求、精细计算成本毛利率……郑吉特使用“小工单”一年,就帮助父亲的工厂实现营业额增长了10%。目前,像郑吉特这样使用黑湖科技产品的企业主已经超过3万家,其中有25000多家都是中小微制造企业。

  数字经济能让老厂发“新芽”,也能帮新品铺“新路”。走进位于长宁的百秋公司,占地1万平方米的直播中心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冲击,一百多个国际品牌的直播间分布在各个楼层。据了解,百秋公司与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在内的超过120家国际知名品牌均有深入合作。

  
  百秋公司直播中心里主播正在线上展示品牌服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默玲 摄

  “不少国际设计师品牌、新锐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会面临很大挑战,但数字技术可帮助其迅速打破线上线下边界,让他们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入口。”上海百秋尚美科技服务集团公共关系负责人李艺说。

  品牌方只要“点单”,百秋便能为其量身定制在中国落地数字化新零售的方案。李艺说,“从线上品牌店铺运营,到商品规划执行,再到人群及流量运营等,品牌方只需要‘拎包入住’,就能轻巧迅速地叩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数字经济还在帮助中国制造更快找准全球市场的关键“穴位”。在跨境出海服务商飞书深诺总部,记者看到,其展示的客户墙中,从行业龙头到初创品牌,从头部互联网平台到新近崛起的热门卡牌游戏,不分大小、各种门类,企业们都有着共同的诉求——怎么用数字化营销这一利器打开海外市场。

  “我们致力于做的,就是借助数字技术有效链接中国企业和全球消费者。”飞书深诺集团副总裁郎冀升说,“从前期洞察目标市场,到搭建海外线上销售渠道,再到优化营销策略,结合创作贴近目标群体兴趣的营销内容等一系列环节,一个寂寂无名的新品牌也极有可能瞬间触动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心坎,数字营销的‘点击量’就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销售量’。”

  目前飞书深诺已累计服务超过18万家中国企业,年度促成跨境交易超过150亿美元。

  长宁区可以视作中国数字经济3.0的一块“拼图”。2024年,长宁区7172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综合税收348.67亿元,占全区税收比重达59.76%。显然,“数字变量”正在赋能新经济迸发出“最大增量”。

  长宁区委书记张伟表示,长宁将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目前已基本形成的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基础上,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深耕细分赛道,持续加强产业生态培育。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布局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和新赛道培育互促并进。

  “脑眼心”感知汽车出行“新未来”

  毫米波雷达“眼睛”识别障碍物、堪称“大脑”的芯片加速从实验室“上车”、绿色燃料驱动“心脏”……嘉定区是上海乃至全球闻名的“汽车城”,这里不仅有“巨无霸”的主机厂,还有不少汽车行业上下游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走进工厂、实验室一线,智能化汽车的N种可能,正在徐徐展现。

  “中国芯”加速“上车”。走进实验室,检测设备24小时不停工作着,车规级的芯片检测繁忙有序进行,开启了保证汽车芯片安全上车的第一道关口——这是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2024年新投入使用的车规级芯片检测实验室的日常。

  作为汽车芯谷的首发重点项目,汽车芯片工程中心联动多家业内代表性芯片及供应商企业,正在逐步搭建“车&芯一体创新生态圈”,共同解决芯片技术方面的挑战,加速推进车规芯片国产化进程。

  “关乎安全的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对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工程中心首先对汽车芯片进行车规级检测认证,接着对检测芯片提供设计辅助指导,为国产芯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EDA模拟仿真技术支持,帮助国产汽车芯片实现快速‘上车’。”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首席技术官金星说,实验室二期即将投入使用,增加了功率芯片测试和失效分析测试的先进设备,将能实现更加精密更高要求的汽车芯片检测,在此基础上打开合作链条,拓展生态链,可以服务更多的汽车芯片相关企业。

  上海汽车芯谷所在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副总经理杨震表示,园区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涌现出一批“嘉定智造”的技术成果和成功产品,为汽车装上更多“中国芯”。

  “智慧眼”视力更可靠。嘉定工业区内,2024年初投入使用的禾赛科技麦克斯韦智造中心颇为瞩目:投资额超过10亿元,涵盖了100多项激光雷达功能与性能测试以及50项以上车规级别测试,核心生产工序自动化率100%,工程师们平均年龄31岁,出口的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激光雷达是智能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能为汽车提供近200米的“可视”能力,让汽车驾驶智能的同时也更安全,禾赛科技则是全球激光雷达的量产冠军。

  2014年初创的禾赛科技,在短短的十年间,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24年10月,激光雷达总交付数量突破60万台。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政府项目高级经理孙文婷介绍,禾赛科技现在与全球超过20家车企达成了合作,雷达有望为超过百款汽车装上智慧的“眼睛”。

  伴随着智能汽车的新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发展,2024年1到11月,禾赛科技所在的嘉定工业区汽车“新四化”产业总产出383.3亿元,同比增长11.6%。

  “绿色心”动力更澎湃。在新加坡港,搭载着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系统的港口牵引车正在进行示范应用,为绿色港口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美国、德国等地区,基于“氢能+储能+充电”概念的氢能移动充电车即将试运行,为无法安装充电桩的区域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

  
  捷氢科技展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内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周蕊摄

  “如果说,燃料电池系统是汽车‘心脏’,那么电堆是‘心脏中的心脏’。这些年,中国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一直致力于国产化攻关,不断推进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现在,中国燃料电池电堆的性能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小。”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兵兵说,目前捷氢科技全国产材料的电堆已经量产,在性能上和进口材料产品持平,将于2025年批量“上车”,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上国产“绿芯”。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汽车,还瞄准了船舶、无人机、绿色发电等新兴领域,以绿色科技力量加速‘走出去’。”卢兵兵说。

  拥有4000多家汽车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嘉定区是上海的产业重镇和制造业大区、服务辐射长三角的重要节点。2024年1至11月,嘉定汽车“新四化”产业总产出2433.2亿元,同比增长6.1%,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系统。

  “嘉定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要在‘协同’上用劲,在‘转化’上发力,着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耦合。”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说。

  目前,嘉定区正在探索特色化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前11个月,全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217.2亿元,可比增长5.6%;完成工业投资235.6亿元,同比增长82.9%。

  描绘汽车出行“新未来”,嘉定区不仅推出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行动方案,累计推动企业获得超过3000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额度,还以单项冠军企业及专精特新政策、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鼓励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强化企业梯度建设。根据计划,嘉定区汽车“新四化”产业2025年将实现总产出3000亿元。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