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六年,共14卷,726万字,松江重大文化工程“一典六史”收官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历时六年,共14卷,726万字,松江重大文化工程“一典六史”收官

2025-01-24 18:06:19 来源:新华网

  1月23日,农历廿四,南方小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将已经出版的14卷本、逾700万字“一典六史”集结,交到了“一典六史”编辑部成员手中。至此,这项历时六年,让松江人民牵挂在心,倾注编纂者大量心血的重大文化工程正式收官。

  

  “一典六史”是人文松江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一典”,即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六史”,即《松江简史》《松江文学史》《松江诗歌史》《松江戏剧史》《松江书法史》《松江绘画史》。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文学分支主编、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陆军教授策划并主持编纂。该著旨在全面梳理和系统归纳松江的人文资源,勾勒松江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为世人留下一部当代人眼中“上海之根”松江的人文类百科全书。

  “一典六史”工程2018年3月策划,2018年12月20日写进松江区委有关文件,2019年1月正式着手准备,2019年6月召开第一次编纂会议,松江区委、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2019年松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成立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与“启动《松江人文大辞典》编纂”成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再次强调做实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还在附件中对“一典六史”专门作名词解释。“一典六史”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松江区委原书记程向民在调研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时指出,“一典六史”是新时代人文松江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人文松江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松江人文大辞典》作为“一典六史”工程的主干部分,是此次编纂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书共八卷,逾500万字,由陆军任主编,欧粤任执行主编。大辞典涵盖了总类、文学、书法、美术、摄影、戏剧、影视、曲艺、音舞、非遗、民俗、方言、宗教、文博、建筑、旅游、传媒、图书、档案、群文、团体、场馆、产业等二十余个分科,收录了大量关于松江人文历史的珍贵资料和数千张图照。上海辞书出版社史地部主任王圣良在辞书编纂领域耕耘三十余载,对于各类辞书如数家珍,他说:“《松江人文大辞典》是集大成的鸿篇巨制,也是全国首部以人文专题形式编纂出版的大型工具书。”《松江人文大辞典》的编纂出版,既为松江留存了一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高品质的历史典籍,又为新时代松江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来践行与实现文化自强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生动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房宁在松江调研时表示,仅就成立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创编“一典六史”这一项,就足以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剑称赞,“《松江人文大辞典》,必将载入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史册。”

  与《松江人文大辞典》并驾齐驱的是“六史”的编纂工作。“六史”分别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松江的历史和文化,是全面了解松江人文资源的重要窗口和权威读物,全书由陆军任主编,欧粤、吴纪盛任副主编。其中,《松江简史》由何惠明著,作者凭借数十年来在松江博物馆、松江区(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实践和研究探索,将松江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向读者娓娓道来。《松江文学史》由常勇著,全书对松江地区的文学发展与演变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松江历代文学家、文学流派、文学团体作出客观的评判和阐述。《松江诗歌史》由乔进礼著,该书以流变为经,以诗人和作品为纬,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探讨松江诗歌的发展历程,揭示松江诗歌的发展规律,填补了松江诗歌史研究的空白。《松江戏剧史》由吴韩娴著,作为第一部系统梳理松江戏剧发展历史轨迹的专著,让松江“戏剧之乡”这张文化名片名副其实,有理有据,也为松江争创中国当代“戏剧之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准备与实践支撑。《松江书法史》由吴运友著,该书从西晋到当代,以名家名作为串联,总览松江千年书法史,写出了松江书法的高光与亮点。《松江绘画史》由陈浩著,全书作为第一部系统梳理松江绘画发展历史轨迹的专著,以时间为序,详细论述了松江历史上的画家、画派及画作等,为上海松江打造“书画之城”夯实了历史根基。

  “100年内,不可能再有人重纂《松江人文大辞典》。”在完成“一典六史”的编纂之后,《松江报》原总编吴纪盛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可能”源于其中的庞大体量、超高难度、稍瞬即逝的历史行踪,以及各种不可控因素。《松江人文大辞典》在启动之初,计划全书14卷、360万字体量,用三年半时间完成,尽管辞书出版社的编辑根据经验判断,即使全部启用专业编纂人员,完成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通常需要七八年,更何况绝大部分成员都没有辞典编纂的经验实践。工程最终历时六年完成,除了人员变动较频繁等因素外,三年疫情停摆,体量从360万字扩容至726.4余万字,资料收集的困难等也都加大了编纂工作的难度。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令人欣慰的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编纂团队的协作拼搏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一典六史”编纂工程在路线图和任务书的指引下稳步推进、完美收官。

  

  “如果说松江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那么,我们希望这部大辞典能为人们打开这座宝库提供一把精致便捷的钥匙。有了她,不但可以为当代,更可以为后代了解和研究松江人文历史提供方便。我们更希望这部大辞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松江的宏伟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典六史”总策划陆军教授在《松江人文大辞典》总序中写下的一段文字,如今这把“钥匙”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戏剧之乡”渐成气候,人文松江创作文库和研究文库不断丰富,一批精品戏剧作品亮相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松江人图书著述代表作珍藏馆、松江“一典六史”编纂与出版史料珍藏馆、徐林祥小戏艺术展示馆等一批文化场馆相继建成……更为可喜的是,“一典六史”编纂工程还锻炼了一批松江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骨干,可以预料,他们将在松江未来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立民办公助的研究机构(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对地方文化进行组团式攻坚、多领域研究的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做法,也被全国多个城市效仿。

  脚踩坚实大地,仰望历史星空。在“一典六史”圆满收官之际,编纂团队期待并祝福有更多的松江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松江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