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24日电(许超)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依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融资过程中,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难”与“贵”的双重困境。对此,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委员傅潇霄在早前的区两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融资“难”与“贵”并存
傅潇霄通过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信用评估严格。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估标准较高,要求企业提供详尽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对于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由于财务制度不完善,难以满足银行的要求,从而增加了融资难度。
其次,抵押物要求高也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通常要求民营企业提供高价值的抵押物,而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这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压力。
此外,审批流程复杂、授信额度有限等问题也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银行在审理贷款过程中,潜意识认为国有企业比较牢靠,而民营企业风险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融资贵的问题上,民营企业的境遇同样不容乐观。
傅潇霄表示,不少银行认为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较高,因此在贷款利率上加上较高的风险溢价,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除此之外,银行还会收取各种附加费用,如评估费、担保费、服务费等,这些费用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强化协同联动
针对“难”与“贵”的双重困境,傅潇霄建议,可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进一步促进信用信息的共享与透明化,从而有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同时优化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通过减少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显著缩短贷款发放时间,借助金融科技的进步,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用评估与风险控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同时,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多途径助力民营企业。银行还可以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减少附加费用,有效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傅潇霄呼吁,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应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债券、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傅潇霄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她说:“特别是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应给予重点鼓励和扶持。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外地民营企业的支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营造公平的融资环境。”
民营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亦至关重要。傅潇霄建议,加强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和信用度,优化经营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以赢得银行和投资者的信任。同时,她坦言:“金融机构应平等对待‘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确保民营经济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金融扶持权利。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和区域,作为民营经济活跃地区,可创新金融服务功能和政策扶持,如针对研发投入、品牌营销等专项融资需求,提供精准赋能。”
此外,傅潇霄认为,商协会应在赋能作用上发挥显著。她以上海及省会城市为例,商会、协会等组织活跃发展,多数设立专业机构为会员提供服务。如上海市地市级商会与宁波银行加强联盟,提供精准服务。辽宁省经济发展协会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积极研究解决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