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记者郭敬丹)2025年是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也是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近日,纪念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会议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虹口区委指导,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中共虹口区委组织部、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中共虹口区委统战部和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主办。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上海虹口广吉里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大会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展。大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明确“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并规定了支部的设置原则、组织制度、工作职责和活动方式,初步奠定了党的支部制度基础。从那时起,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沿用至今,影响深远。
座谈会上,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地的10位党史专家从历史和现实不同维度,对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杰出贡献和突出意义进行分析和阐释。会议还邀请了10位中共四大代表后人,共同重温先辈的革命精神。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忻平认为,中共四大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复苏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实践了四大的宗旨。
上海虹口区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王佩军认为,中共四大针对当时中国革命和党的自身发展亟需理清的问题,提出了开拓性的举措,完善着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使得组织形态日渐成熟,为之后党的组织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石。
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雪琛说,虹口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中共四大纪念馆以“一场两馆三址”特色为核心,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发挥红色场馆铸魂育人作用。接下来,中共四大纪念馆将创新开展党史研究、展览陈列和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讲好四大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核心价值。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永杰说,本次研讨会总结了中共四大研究的最新成果,紧密围绕四大历史意义、组织建设,特别是支部建设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内容充实,党在大革命时期历史研究、党的支部及其他各级组织建设历史研究也有所推进。今后,中共四大研究还要以党的支部建设为核心,多维度、多领域、全方位、体系化地挖掘中共四大在党的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