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26日电(记者许晓青)来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最新统计,2024年上海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7238场,取得票房收入约51.7亿元,接待中外观众2545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均超两成。
5.7万多场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数字相当于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上海全年吸引2万多场中外精品演出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还多。15年间,上海在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征途上,不仅建成了一批极具地标意义的现代化演艺场所,更进一步丰富了演艺内容供给、完善了配套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着力夯实原创、打造精品力作,同时助推引进来和走出去。
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长金雷介绍,5.7万多场这个数字尚不包括上海的娱乐场所演出,2024年单是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就上演281场,同比增长44.8%,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领跑全国:演出与观众双向奔赴
精品演出炙手可热、新人佳作层出不穷;拖着拉杆箱从高铁站、飞机场直奔沪上剧场的各地观众越来越多;凭一张演出票,就能享受“文体旅商展”联动的增值服务,“演艺之都”惠及客群越来越大……
一段时间来,上海在大型演出方面领跑全国。2024年各大专业剧场更是名作荟萃,“音乐剧之都”“喜剧之都”日益稳固,演艺新空间创新发展。旅游演艺吸引大客流,AI数字演艺引领未来,上海坚持对标国际“顶流”演艺都会城市,大步迈向“亚洲演艺之都”。
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上海主要的53家剧院、82个剧场(含剧场内的演艺新空间)共演出11463场,日均演出31场,观众逾543万人次,票房收入11.78亿元,观众人次和剧场票房分别增长4.3%和5.6%。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交响乐团等,于2024年相继推出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舞剧《永和九年》,京剧《龙潭英杰》《武帝刘彻》、淮剧《火种》、昆曲《太和正音》,舞剧《李清照》、杂技剧《天山雪》、话剧《千里江山图》,交响作品《武侠》《九歌》等。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24年举办了300多项、近千场各类演出、展览活动,吸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位艺术家来沪展演,共同筑造世界文艺精粹聚集地。
据行业协会介绍,除了闻名遐迩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极富上海特色的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上海沪剧季(节)、上海优秀民营院团展演、第十届街头艺术节等,也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城市生活向美而生。
领军原创:“一团一策”孕育硕果
继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后,前不久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获上海影评人奖年度最佳新人男演员奖。
从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到同名舞剧电影,王佳俊、朱洁静以形神合一的精湛舞艺塑造了英雄人物“李侠”和“兰芬”。王佳俊说,是上海丰厚而多元的文艺土壤,激活了舞者内心深处的灵感,无论是舞台还是大银幕,都让他能驰骋于这样的创作大环境中。
截至2024年12月上旬,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已超700场。不仅是“电波”热演,2024年已荣膺各大奖项的上海歌舞团再度“挑战自我”,创排大型舞剧《李清照》,致敬“一代词宗”,让传说中、纸面上的宋韵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在当代舞起来、火起来。
2024年度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考核工作会议近日举行。考核结果显示,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2024年共计开展演出10366场,较上年度增加796场,增幅8.3%,演出收入3.67亿元,观众逾341万人次。
“守正创新,坚定不移地以原创舞剧、原创舞蹈作品带动人才梯队,打造舞蹈领军人物的IP,进而带动梯队建设,全面打造富有特色的团队。”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说。
无论大剧院,还是小剧场,上海的“驻演魅力”近年来不断释放,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方面,“旅游+演艺”赋能沪上知名景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宋城、野生动物园等共举办演出1.45万场,占上海全市演出总场次的近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上海瞄准小型演出这一潜在市场空间,提出“演艺新空间”概念,设立资金扶持,打造100家分布商场、办公楼、文创园区、景区、博物馆、艺术中心、剧场户外空间的演艺新空间。目前已从最早的黄浦区、静安区等中心城区扩展至14个区,2024年度演出场次2.04万场,同比2023年大幅增长,吸引观众323.7万人次,演出收入达2.85亿元。
其中,演艺大世界街区孵化出的亚洲大厦、大世界、第一百货、世茂广场四个演艺新空间集聚区,已会聚56个风格各异、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演出场所,每月演出近800场,接待观众10万人次以上,月票房突破1000万元,坐火车、打“飞的”来看戏的观众络绎不绝,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消费。
大麦网数据显示,上海是目前国内音乐剧、脱口秀演出场次最多的城市,上海的音乐剧演出份额约占全国市场的35%以上。上海通过连续七年举办“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集纳了国际特邀大戏、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国际音乐剧发展论坛、原创华语音乐剧孵化计划、音乐剧歌唱大赛等诸多板块,全方位引领音乐剧产业发展。原创孵化计划“孵出”一批海派原创音乐剧,发掘了一批青年音乐剧创作人才,如今已活跃在全国舞台上。
引领风尚:上海的,更是世界的
2025年蛇年新春,从上海走向世界的民间音乐团体——自得琴社将在新加坡公演两场《琴为何物——唐·孤烟直》,紧接着还将赴日本东京举办小型民乐演奏活动。琴社社长朱里钺说:“这个春节,期待他乡遇知音。”
上海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和“出海”的重镇,是“江南丝竹”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地。自得琴社于2024年迎来创办十周年,中外数千乐迷齐集黄浦江畔,开启一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狂欢”。“自得琴社”的YouTube社交媒体账号在海外已拥有约70万“粉丝”,这也证明了引领风尚的上海,正在散发出越来越强的世界级演艺魅力。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推出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已连续在上海演出超过2000场,总收入超5.2亿元,接待海内外观众超60万人次,持续创造驻演类演艺作品票房佳绩。2024年《不眠之夜》海外观众增长迅猛,尤其是来自东南亚的游客,受益于中国对部分国家逐步放宽免签政策,“到上海看戏”也成为外国游客“入境第一站”的活动新选项。
2024年,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东方体育中心等8个大型场地举办的刘德华、张学友、邓紫棋、张杰、檀健次、西城男孩等281场演唱会及音乐节活动,吸引观众超过359万人次,票房近34.99亿元。
进入2025年,国产舞台剧《太白金星有点烦》、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等掀起寒假档期观演热潮。农历蛇年春节将至,上海的演艺大世界商圈、徐家汇商圈、前滩商圈、大宁商圈、世博商圈、虹口商圈等,通过发放消费券、定向优惠折扣、延迟商场营业时间等,开展消费联动活动,吸引更多外地观众来沪观演。位于徐家汇的上剧场几乎每晚都热气腾腾。剧迷们在这里“收获”《如梦之梦》创作25周年的欢庆时刻。如果运气好,观众还可通过见面会及网络直播等方式,“对话”青年演员倪妮、胡歌等,令人流连忘返。
2024年以来,上海演出市场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级演艺人士前来举办专场演出,滨崎步等时隔多年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内地巡演首站活动。上海文旅部门等协同配合,让“首演之城”的个性化服务更舒适、更便利。
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从演艺大世界街区出发,上海小剧场原创剧目《翻国王棋》《蝶变》的版权成功“出海”。《蝶变》作为一部讲述上海故事、饱含中国元素的作品,2024年7月至9月间赴韩国大学路公演,演出85场,票房收入300万元,观众1.8万人次。
据悉,2025年上海还将推出刀郎、时代少年团、周杰伦、林志炫、孙燕姿等知名华语歌手及组合的演唱会。XG组合、YOASOBI组合、梦龙乐队等一批国际级音乐团体的上海站演出也已“箭在弦上”。最近还有上海市民在网上留言:“期待泰勒·斯威夫特早日举办上海专场演出!”
2025年的上海演出市场必将精彩纷呈,令人刮目相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