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守”艺人:上海剪纸,指间与纸间奏响新春二重奏-新华网
2025 02/02 09:02:28
来源:新华网

非遗“守”艺人:上海剪纸,指间与纸间奏响新春二重奏

字体:

  新华社上海2月1日电(记者周心怡、唐斯琦、陈浩明)窗花、门笺、挂饰……在和春节有关的装饰品里,总能找到剪纸艺术的身影。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万般奇妙,在指间与纸间奏响新春二重奏。

  海派剪纸作品《美好城市》。新华社发

  剪纸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海派剪纸因其兼容并蓄、创新求变、都市形态鲜明的风格而闻名。

  “上海剪纸原本以刺绣底样为主,在吸收北方剪纸大块面的同时,又结合了江南剪纸线条的精致流畅,最终形成了海派风格。”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剪纸传承队队员石勤玲说。今年是她从事剪纸艺术工作的第16个年头,石勤玲说:“学习一门手艺需要沉下心来,要能耐得住寂寞,靠时间积累和沉淀,并且坚持下去。”

  套色、画彩、镂空……海派剪纸的技法多样,其中阴阳脱稿剪纸是典型代表,在于以扎实的刀工技法、图案的夸张变形、造型的生动流畅,在一张纸上脱稿剪出一阴一阳两幅剪纸作品。

  阴阳脱稿剪纸作品《孔雀》。新华社发

  徐汇区枫林街道作为“上海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数年来致力于挖掘、整合本街道的文化资源,密切结合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们不断推动‘上海剪纸’进校园,坚持在中小学培养后继人才。”孙继海是枫林街道剪纸传承队的专职指导,一直活跃在“上海剪纸”传承的第一线,“我们还开展了许多剪纸的课题研究,摸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也编印了剪纸教材教案。”

  作为上海市民夜校的传统特色课程,“上海剪纸”以其雅俗共赏的海派艺术风格深受学员喜爱。“剪之前是一张纸,剪之后是一幅作品,这种蜕变很让人欣喜,今年过年的窗花我可以自己剪了。”学员李女士笑着说。

  为了保护和传承“上海剪纸”,枫林街道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比如,将时尚元素融入剪纸创作、借助AI来设计剪纸图案、与其他技艺跨界融合……从服饰设计到家居装饰,从企业品牌宣传到现代艺术创新,“上海剪纸”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