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3日电(记者龚雯)2月1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在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的荣仓邻聚坊党群服务站,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围坐一圈,喜气洋洋包汤团。其中,几名穿着红马甲、胸前印有党员“第二楼组长”的工作人员尤其忙碌,穿梭于附近三个小区,一边把汤团送到老人、沿街商铺经营者手中,一边收集他们在生活、工作中实际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用爱和温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基层赋能减负,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元宵节当天,松江党员“第二楼组长”为居民们分发煮好的汤圆。(受访者供图)
所谓党员“第二楼组长”,是相对社区已有的“第一楼组长”而言,通过发挥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懂政策、懂法律、懂业务等优势,解难题、拓资源、补不足、聚合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配合社区楼组长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当好“示范员”“宣传员”“服务员”。
荣仓邻聚坊党群服务站位于仓轩路,处于金地艺境、绿地松江名苑、颐景园三个小区之间,总面积700平方米。走进服务站,除了有居民喜爱的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以及儿童之家,一面关于党员“第二楼组长”的活动墙也很受欢迎,上面记录了“红马甲”们如何成为居民身边的解题达人、温暖使者……
金地艺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叶表示,比如“1+1”伙伴卡,由53名年轻“第二楼组长”与53名老年楼组长进行结对,发挥年轻人自身优势,协助楼组长做好社区工作;比如“议题合伙人”,把“第二楼组长”、热心居民以及各类专业人士聚集起来,根据他们的自身优势、自身资源及专业特长,选择适合的社区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共同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在荣仓邻聚坊党群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边给小哥送上热乎乎的汤团,一边倾听他们的新年新期盼。(受访者供图)
“荣仓邻聚坊党群服务站自2023年11月启用以来,既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关键载体。”据张叶介绍,2024年底,因沿街商铺前有越来越多的电瓶车要充电,有的是接送孩子辅导班的家长,有的是房屋中介工作人员等,乱停、乱拉线,不仅给社区安全带来隐患,也有碍街道美观。
通过发挥党员“第二楼组长”的资源优势,集合了社区内了解应急管理、消防、商铺管理等专业人士,从提出问题到项目落地,只用了1个月。如今,2处共30个充电桩,可服务和满足周边群众流动性停放、充电的需求,赢得了大家的点赞。
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楼组是基层最小单元细胞,从一开始党员到社区报到后感到职责分工不明,社区感觉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资源和需求不对等,导致双方有些“互不理解”。通过多年探索,如今的党员“第二楼组长”项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在一次次解释新政策、化解新矛盾、传递新呼声、解决新问题中,日益拉近与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关系,逐渐转为“相互吸引”,将党建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治理最小单位“楼组”。
作为松江区广富林街道佘山玺樾居民区党员“第二楼组长”的孙冠男,其本职工作是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小昆山所所长。她告诉记者,要做好这个工作其实并不容易,需有的放矢,才能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比如,在社区楼组里,她利用假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用药知识课”,通过介绍常用药品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并结合相关案例视频,提升他们的安全用药意识。而在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攻坚战中,她和同事们则将党员“第二楼组长”从社区延伸至辖区,深度参与外卖小哥、商户管理的网格工作员、群团服务员、党建指导员等,调动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组织联动。
2月5日,上海“新春第一会”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当天,松江举行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大会。大会提出,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助力企业在松江实现更好发展。此外,区相关部门要主动跨前,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服务,各街镇、园区要深耕优势领域,持续做优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
“市场监管工作直面企业,在自己工作辖区里,将推动六届区委八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两手抓’落实落细,特别是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两手抓’,同时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事项,梳理企业常见问题,努力让检查‘无事不扰’、政策‘免申即享’,提升企业感受”,孙冠男说,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优秀人才愿意来、留下来。 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党员“第二楼组长”在社区开展政策咨询活动。(受访者供图)
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关党建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新要求,松江党员“第二楼组长”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继续探索实践。在参与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中走深走实、当好表率,主动在自己的楼组和小区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针对楼道公共空间被随意占用等物业管理中“老大难”问题、城中村改造中动拆迁难点、结对服务“两企三新”等,扛起责任、主动作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所在的楼道做起,协助将社会矛盾化解在一线、防范于未然,切实为基层赋能减负,当好新时代的“1号先锋”,助力松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