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数据之门”,上海闵职院探索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近日,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跨专业群工学一体化工程实践平台”正式启用,标志着该校以“天择荣誉计划”为核心的拔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入实践深化阶段。作为闵职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载体,该平台以数字技术为驱动,联合新致软件、鲸鱼机器人、奇安信科技、飒智智能、非夕机器人、凌哲互动、木圣科技、曼恒数字等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构建覆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数据之门”,旨在破解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衔接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平台以“数字导引、学科贯通”为核心理念,通过校企协同打造五大特色场景,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创新工坊中,企业技术专家与师生联合开发智能机器人应用、数字孪生工艺设计等项目,例如与凌哲互动合作完成“闵小鹅”3D数字交互场景,将机电技术与文创IP结合,探索虚实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在工业数据监控领域,平台集成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联合奇安信科技开展工业安全护网行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安全监测服务,同时提升学生实战能力。此外,非夕机器人、飒智智能等企业深度参与具身智能实验室建设,推动自适应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场景中的教学转化,为师生提供前沿技术研发平台。
闵职院的实践探索紧密契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求。平台通过“企业出题、师生解题”的协同模式,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闭环链路。例如,以信创与开源产品为载体,联合软通动力教育、木圣科技等企业,合作研发智能家居应用场景,开发“零碳观察哨”实验平台,将信创技术与绿色低碳理念结合,为区域“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储备;联合鲸鱼机器人、新致软件等企业,合作研发AI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教育场景规划、课程共建、虚拟助教开发等。平台将重点拓展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垂直领域,联合华为等企业构建国产化技术生态,强化自主可控技术的教学与实践,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创新动能。
闵职院与企业的合作正在持续延伸至人才共育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与奇安信科技共建网络安全实践团队、与飒智智能规划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与非夕机器人探索自适应机器人教学案例,通过“数字导引、学科贯通”模式,学院已逐步形成““课堂—平台—产业”的闭环培养机制。在智能制造产线场景中,企业导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将工业数据采集、工艺优化等真实项目融入教学,使学生提前适应产业技术需求。这种“双导师双课堂”模式,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储备与人才输送渠道,也为学生搭建了从技能学习到职业发展的桥梁。“我们正从‘单向输送’转向‘共生共赢’。”闵职院天择书院院长李发致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头部企业的合作,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更多“技术尖兵”。
通过“数据之门”平台,闵职院正在书写产教协同创新的新范式,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试炼场”。通过校企合作的技术反哺与模式输出,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闵职院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拓展合作边界,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可复制的“闵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