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 | 学海派线描法,让建筑可手绘,青少年与历史街区“双向奔赴”
近日,湖南街道爱心寒托班的学生参加了由湖南街道举办的“传统文化进寒托班”巴金故居海派连环画特色课程。本场活动是推进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和“美育大课堂”建设的重要项目,旨在引导青少年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对湖南街道历史风貌街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了解度与参与度,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湖南街道的海派连环画传承馆(连环画)被评为2024—2026年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点,传承着海派文化和历史文脉。上海梧桐画社画师、海派连环画传承馆主理人邬海佳以衡复风貌区的特色建筑巴金故居为素材,启发孩子们回忆曾经参观过的巴金故居是什么模样,教小朋友们在传统中创新,融合海派连环画的基础技法线描来创作一幅心目中的巴金故居画作。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看邬老师精心准备的绘画步骤视频演示课件,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撸起袖子,铺开画纸,发挥创意大胆创作。小朋友们先用铅笔打稿,以淡淡的笔触画中轴线和巴金故居主体建筑概貌,接着用黑笔和绿笔勾线画故居两侧的树木轮廓,用深绿色的马克笔细致地勾勒巴金故居特有的木质绿色门窗,用棕色和翠绿色的马克笔大面积填色,画树干树枝和树叶,再选取黄绿色马克笔画巴金故居前的草坪,最后用橘黄色画巴金故居外立面。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描绘着巴金爷爷曾经生活过的这片热土,有的在蓝天上添了太阳和几朵白云,有的为郁郁葱葱的树木挂上累累硕果。
小喻是爱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在巴金故居右侧画了苍翠的梧桐,在左侧则画了金灿灿的梧桐树,巴金故居外立面在她笔下呈渐变色,她笑言自己画的是巴金故居的四季。位育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小马同学和四年级的小章同学画的野草版树木茁壮版树木更有千秋,五年级小刘同学的画作完成度很高,他获得邬老师称赞时有些腼腆,笑着说自己从小喜欢画画,正备考素描六级,今天的特色课程让他感受连环画绘画技法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久弥新的蓬勃生命力,有机会很想去巴金故居实地写生,近距离感受历史风貌街区的建筑美,了解名人故居故事。
湖南街道统筹辖区各类优质资源,创办爱心寒托班特色课程,深化“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建设,倾情搭建海派连环画线描技法美育启蒙平台,让建筑不仅可阅读,还可手绘,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于传统美术课的绘画教育形式,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润泽心田的美好,激发孩子们发现美、感知美、记录美的能力,加深青少年对社区的了解和热爱,推动青少年与历史风貌街区“双向奔赴”,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