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 | 宜川社卫医护团队为糖尿病伤口患者“医”路护航
宜川这个“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团队协同作战,通过“伤口护理+血糖管理”制定护理系列措施,为糖尿病伤口患者“医”路护航。
“宜”心优护,天使深情
春节假期前夕,家住宜川路街道的70多岁老人曹阿婆在家中无明显诱因下发生了糖尿病下肢溃疡,他的老伴带着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走进了护理中心门诊综合护理服务区,经过全身评估、伤口评估,伤口护理团队为她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经过十几天的换药,伤口逐渐有了好转迹象,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大宽慰。当得知8天春节长假中,可以得到持续的护理服务,曹阿婆和老伴连连致谢。
春节假期期间,曹阿婆如约来到护理中心诊室,病房护士王琼、朱艳认真为曹阿婆做伤口换药。初四,换药的是伤口护士病房护士长贺黎明,当她打开敷料,发现伤口愈合情况不理想,便迅速将伤口图片发到工作群,护理团队立即做出伤口评估,决定更换伤口敷料。
贺黎明为曹阿婆检测随机血糖,显示血糖值过高。心思缜密的贺黎明继续询问曹阿婆最近的饮食状况和服药情况,两位老人不能非常清楚地描述药物名称、服药频次。贺黎明为曹阿婆做了糖尿病患者春节饮食宣教,告知他们初六来换药,别忘了把药盒子一并带来。
初六上午,曹阿婆在家属的陪伴下如约而至,门诊伤口护士周晓英接待了他们。她一边为曹阿婆换药,一边将伤口图片发送到护理工作群,同时联系糖尿病全-专联合医生陈艺敏。家属拿出曹阿婆最近的血糖检测报告单、药盒子交给陈艺敏医生。经过仔细查看和耐心询问,经验丰富的陈医生发现了曹阿婆血糖控制不平稳的关键原因,原来曹阿婆不严格执行医嘱的服药频次,自行根据血糖监测的数值或者日常饮食量,擅自减少服药次数,将原本应该1日3次的降糖药物改为1日1-2次。
陈艺敏凭借多年和老人打交道的经验,用非常浅显的道理为老人打消了服药顾虑,帮助她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曹阿婆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今后一定遵医嘱,达到服药的治疗目的。陈艺敏又一再关照家属,必须定期带曹阿婆到医院复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生活上多关心曹阿婆的心理需求,帮助她减轻焦虑情绪。伤口护理团队评估了最新的伤口图片,发现更新后的换药敷料对该疗程有效,伤口恶化程度得到了遏制。
医护团队的联手合作,提高了糖尿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传递了温暖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支持与帮助。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模式,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也进一步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将更加高效、精准,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光明。
科普小知识——糖尿病足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逐渐损害神经系统,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末梢神经。患者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敏感度大大降低,无法察觉到脚部的伤害,如烫伤、割伤或皮肤破溃;有些患者则感到脚部麻木、刺痛或如火烧般疼痛。患者的足部变得脆弱,容易受伤且难以愈合,进而发展为溃疡,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为何要积极防治足溃疡
1、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难度大。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局部血运极差,周围组织缺血缺氧,足部溃疡一旦发生,其愈合过程往往比普通伤口复杂,组织生长缓慢。
2、糖尿病足溃疡危害性大。溃疡部位可能会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和感染而难以恢复,甚至可能导致坏死和截肢的严重后果;溃疡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骨髓炎、败血症等,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3、预防溃疡发生是关键。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家属必须高度重视血糖自我监测,每天做好双下肢皮肤检查和足部护理;一旦发生溃疡,不能掉以轻心,应立即就医、科学换药、促进康复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