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6日电(记者陈爱平)刚刚过去的2025年蛇年春节假期,上海接待游客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许多外国人“打卡”经典景区,走进社区街区,和本地市民一起沉浸式体验海派“中国年”,感受上海城市的活力。
来上海,体验“中国年”
巴西游客维多利亚一家来到上海博物馆东馆参观,对中国古代青铜馆内的大克鼎、中国古代陶瓷馆内的彩色釉陶俑,他们印象尤其深刻,频频赞叹中国历史文化“美得无与伦比”。
维多利亚说,中国过境免签政策以及文博场馆免预约等举措,让“China Travel”很“丝滑”。一家人对上海街区社区五彩缤纷的新春装饰印象深刻,他们还体验了京沪高铁,在春运中感受中国人对团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上海边检总站统计,春节假期已查验入境外籍旅客5.9万人次,是上个春节假期的1.3倍,其中免签入境的外籍旅客数量达1.8万人次,占入境外籍旅客总数的30.5%。另据携程、同程旅行、去哪儿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外国人来华旅游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上海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位于虹桥机场的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迎春花卉配合小灯笼等新春装饰,营造出喜庆氛围,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多语种地图和文旅资讯活页整齐摆放。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新春假期前来咨询的外国旅行者络绎不绝,“哪里最好玩?”“哪里有地道美食?”“哪里拍照最好看?”是最常见的问题。

上海许多“打卡胜地”正串珠成线。随着“巳巳如意静享嘉年”——2025“爱静安”城市漫步线路发布,来自韩国、法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南非等多个国家的外国人一起漫步,沉浸式体验浓郁的海派年味。
走进社区,感受美好生活
来自科特迪瓦、就读于同济大学的留学生宋成飞和朋友们走进上海市民孟长根家中,围坐在摆放着鲜花装饰的餐桌前,品尝老字号糕点和现做的酒酿圆子,听孟叔叔回忆往事。
“我很喜欢听本地人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听他们由衷地感叹如今的生活比以前更好。”宋成飞来上海留学的六年时间里,见证了城市不断发展。
摩洛哥留学生卢薇薇走进高陵集市——这是上海最早一批“家门口的好去处”之一。集市一楼肉禽蛋菜新鲜、杂货铺子小商品琳琅满目,还有一排排的老字号小吃香气四溢,二楼则有社区食堂、健身房,充满附近居民的欢声笑语。卢薇薇感叹:“住在这附近会觉得生活很有乐趣!”
截至目前,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已有250余处。同时,居民日常就餐、购物、阅读、健身等生活场景,已成为海外游客喜爱的风景。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将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入境旅游产品体系、具有国际友好度的城市便利服务体系、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全球旅游推广体系,不断提升上海入境旅游全球竞争力,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上海、游中国”。
主客共享,见证活力之城
春节假期,上海许多地标、景区客流“爆棚”。市民游客主客共享,共同开启沪上新春文旅市场“开门红”。
2025豫园民俗艺术灯会、“巳蛇逢双春· 乐游金罗店”暖春灯会、“闪亮·静安 光影SHOW新春”正月迎春活动、“今潮8弄”“蛇乎其神”海上春节灯会、2025年莘庄灯会等活动流光溢彩,吸引市民游客纷纷前往;60余家酒店推出“换个新家看上海”新春团圆套餐,人们住得舒适、玩得自在,还品味了来自各酒店大厨的新春美食;上海1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剧场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和精彩演出,“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让整座城市变成“文化殿堂”……
上海市民全华一家前往豫园走走“九曲桥”,又来到朱家角古镇观民俗大戏巡演,还前往上海动物园看“动物迎新”,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看生肖大展。全华说,各处地方人潮涌动,但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他还注意到,不少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体验剪纸、拓印等活动。
“即便是在人这样多的时候,上海始终保持整洁、有序。”委内瑞拉女孩安娜内拉观察到,“挂满喜庆装饰的马路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漫步、聊天、观光,这座城市充满活力!”许多外国人与安娜内拉有类似感受,干净、整洁、植被茂盛,是上海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
“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充满活力,市民游客感受着开放、包容、共享、真诚、善意和温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