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记者兰天鸣、王辰阳)由于轮渡深夜停运,非机动车过黄浦江问题长期困扰着部分上海“夜归人”,他们当中不乏骑电动自行车的外卖员、代驾司机和其他上下夜班的市民。
为解决这个问题,上海近日开辟了一条暖心通道。每晚23时至次日凌晨5时,复兴东路隧道上层专门开放供电动自行车通行,下层供机动车通行。这条隧道也成为上海第一条可通行电动自行车的越江隧道,而这一便民举措的推进离不开一条人民建议。
“我的邻居是一名快递员。一次聊天时他说起,有时候晚上要跨江送快递,但深夜轮渡停了,没办法过江。我就想能不能通过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的渠道,给这座城市提个建议。”上海市民韩曙告诉记者。
韩曙在建议中提到:“深夜渡江是不少就业群体的出行刚需,但夜间过江难问题长期存在,应通过灵活、安全的方式,积极破解非机动车深夜过江难题,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与温度。”
很快,韩曙这条“关于解决非机动车过江难”的建议通过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推动,得到了上海交通和交警部门的重视。如今,电动自行车深夜越江通行已经实现。
2月17日22时50分,记者在位于浦西的复兴东路隧道口看到,等候过江的骑行者已开始自行排队,其中不乏外卖员、代驾员、闪送员等。

23时,交警打开了非机动车道接入复兴东路隧道的道口,并根据红绿灯指示依次放行电动自行车。从这一刻到次日5时,跨江的复兴东路隧道上层仅为电动自行车开辟。

记者也戴上头盔、驾着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骑行中,空旷的隧道里不时传来语音提醒:“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减速慢行。”在限制时速里,记者通过这条长度约2.7公里的隧道仅用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浦西到浦东的跨江旅程。

“在这条路骑行,不仅快也安全方便。”一名同城速递员告诉记者。另一名代驾员说:“我家住在浦东,我接的单子多在浦西,以前深夜怎么过江的问题让我真的蛮头疼的,现在再也不用想怎么绕一大圈过江了。”
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此次复兴东路隧道的改造,是慢行交通系统优化的重要试点,开通运行后还需跟踪评估运行情况,重点关注车流量变化、安全通行情况以及周边通道指引的合理性,积累非机动车越江通行管理经验,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群众以主人翁姿态,为城市发展建善言、献良策,用热心、细心、责任心,为美好城市“发声”,为公共利益“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