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31日电(记者黄安琪)在超大型城市治理中,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如何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的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这座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江南古镇,通过系统性重构治理体系、数字化赋能治理能力、多元化激发治理活力,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实现了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跨越式转变,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七宝经验”。
织密“一张网”:系统性重构基层治理体系
“过去小区毁绿种菜、违法搭建、私占车位等问题反复回潮,各部门各自为战,整治效果难以持久。‘多格合一’后,静安综合网格牵头,房管、安监、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多年的顽疾终于得到根治。”静安新城新九、十二区业委会主任余建国表示。
作为一个面积仅19.62平方公里却拥有近27万常住人口的高密度城镇,七宝镇面临着典型的大城市治理难题:人口流动性强、社区类型多样、基础设施老化、矛盾纠纷多发。
2020年七宝镇以警务网格为参照,率先将全镇划分为7个处置网格,迈出了网格化治理的第一步。2022年11月在九星网格试点党建引领网格治理;2023年5月七大网格全域推进;2024年7月以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为契机,将党建、治理、服务融合统一。经过四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张网格、一支队伍、一套标准”的治理新格局。
七宝镇综合网格整合了党建、城运、城管、房管、司法、综治、检察等网格,真正实现了“多网融合”。每个网格由处级领导担任网格长,选派党性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正科级干部担任副网格长兼街区党支部书记,并配备专职联络员和专业队伍。目前,全镇已建立起一支250余人的专业化网格队伍。
九星综合网格副网格长吕莹分享了一个案例:“‘九宫格’附近待建工地出现车辆乱停、居民种菜等问题,我们立即启动‘4+6+N’(集中常驻+吹哨报到)机制,城管、城建、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3天内就完成了疏导整治。”这样的效率,得益于七宝镇赋予网格的四大权力:指挥调度权、年度考核权、晋升晋级征得同意权和评优建议权。

数字赋能“微脑”:科技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
走进七宝镇城运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片区微脑”系统正在实时更新各类数据:党建资源分布、群众诉求热点、案件处置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个由七宝镇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治理平台,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中枢”。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人海战术’摸排问题,现在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治理变得更精准高效。”七宝镇分管副镇长刘钧介绍,“片区微脑”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党建、服务、治理等多元资源的智能汇聚和研判分析。
该平台最具特色的是创新开发了“码上约”系列应用场景。居民通过“码上找组织”“码上约书记”“码上约代表”等二维码,可以随时随地反映诉求。通过系统流转,形成诉求处置闭环,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平台已累计收集并解决扫码诉求165件,解决率达到100%。
数字化赋能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更推动了治理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12345热线办理时效上:案件平均办理用时从网格成立前的19.6天缩短至14.1天,降幅达28%。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网格前端主动发现机制,自发自处诉求问题占比显著提升,实现了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的质变。
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七宝镇特别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一方面,坚持“小切口、大场景”的开发思路,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确保系统活力。目前,“片区微脑”已迭代升级至3.0版本,汇集各类投诉热线案件、走访情况、阵地资源、党建联建、社会动员力量等数据,实现治理一屏统览、力量一体联动、数据无感生成。
多元共治:构建人人有责的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的持久活力,源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七宝镇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与30余家成员单位签订高质量创新发展框架协议,成立经济发展、城市更新、社会治理、文化发展四个区域化党建专委会,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
“基层治理不能是政府的‘独角戏’,而应该是全社会的‘大合唱’。”刘钧在介绍治理理念时强调。为此,镇上精心打造了“人民议事厅”“靠‘蒲’议事会”“强链会客厅”等特色协商平台,累计举办各类议事活动百余场,将“居民停车难”“老人就餐难”“外卖小哥理赔难”等民生痛点转化为共建项目。
吴宝综合网格的创新实践颇具代表性。该网格针对水电煤投诉量高的问题,链动相关公共事业单位入驻办公,实现问题“一站式”解决。“过去居民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吴宝综合网格副网格长易莉介绍说,这一举措进一步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品质。
新镇综合网格则根据辖区学校多的特点,将如何缓解新兴领域群体教育忧虑作为特色。“我们定向邀请新兴领域群体参与到七宝镇‘童心圆’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中来。”新镇综合网格副网格长钱慧表示,这种精准服务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能增强群体归属感。
志愿力量是七宝镇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镇上发动由道德模范、社区能人、新就业群体等组成的百支五星志愿服务团队,赋予他们“网格观察员”的新身份。
为激发持续参与热情,七宝镇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一育三给”(加强教育培育,给任务、给支撑、给激励)工作体系,提升志愿者获得感,同时,将120支五星志愿服务团队按照属地、功能、资源等分至七大网格,目前,全镇常态化参与网格治理的志愿者已超过5000人。
党建引领是根本保证,科技赋能是关键支撑,社会协同是活力源泉。“未来,七宝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持续优化基层治理格局。”七宝镇党委书记杨维萍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