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1日电(史依灵)城市里的公交枢纽是人们换乘的转角、候车的休憩点、相约的聚集地,是日常通勤中无须刻意前往便会抵达的地方。如何赋予这一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过去五年里,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公交枢纽以TODTIME时间廊公共艺术空间为载体,呈现了17季艺术展览、38件数字艺术作品、8场公交电音趴、34场快闪演出活动,探索出了一张公共艺术文化“名片”。
TODTIME时间廊展览《望》。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TODTIME时间廊地处莘庄地铁站南出口,毗邻莘庄巴士总站,是闵行区重要的轨交枢纽之一。规划之初,这里只是莘庄南公交枢纽内的消防疏散空间。2019年起,由TODTOWN天荟和闵行区文旅局共同运营,作为大众公认的“家门口的好去处”,TODTIME时间廊在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容与形式的同时,以新媒体艺术阵地的创新概念,融合艺术、公益、美育,让更多公众参与并爱上这个别具一格的艺术空间。运营五年,TODTIME时间廊已成为上海公共文化艺术的代表性展示平台,上海公共艺术的文化名片。
TODTIME时间廊展出作品《水中建筑》。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五年的时间里,TODTIME时间廊围绕“无墙美术馆”的理念,通过文艺演出、多媒体艺术展览等形式定期为市民带来了丰富的公共文化享受,让市民在搭乘公共交通时多了一份视觉听觉感悟。
如今,因配合TODTOWN天荟南商场的建设需要,TODTIME时间廊将于今年4月与公众暂别,待TODTOWN天荟整体落成后,TODTIME时间廊将重新回归。3月31日,一场特别的闭幕活动——“给时间留白”主题音乐会在TODTIME时间廊公共艺术空间举行,这座备受公众喜爱的“无墙美术馆”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了5年的运营时光,正式向公众告别。
“给时间留白”主题音乐会在TODTIME时间廊公共艺术空间举行。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这种‘柔性介入’为城市基础设施增添了更多人文价值,让公众与空间产生了双向奔赴的情感链接,融入了区域文化记忆。”业内人士分析称,TODTIME时间廊这5年的艺术实践不仅是一场场展览的集合,更是关于“城市何以温暖”的社会启蒙。“我们不想改变人们的行进路线,只想在他们的路线上洒下一点光。” TODTIME时间廊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说,TODTIME时间廊在探索一种可复制的艺术城市范式——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以艺术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期待,让城市真正成为“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