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绞圈房焕新 助力乡村振兴
顾氏老宅成为了周浦镇春日踏青、古风打卡、茶香漫游的好去处。吴敏摄
百年绞圈房焕新成为茶咖馆、非遗研学基地赓续乡村文脉……近日,2024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周浦镇棋杆村顾氏老宅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创新的文化传承,从全国19省149城2212个参赛空间中脱颖而出,荣获“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展现出百年绞圈房焕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与文化魅力。
顾氏老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0-1830年),耗时十余年建成,占地两亩余,28间房舍呈现典型绞圈房特色——四面环屋、庭心居中,腰沓门、戗篱笆等匠心构件诉说着上海本土建筑的智慧和美学。作为沪上现存稀有的绞圈房,其左右对称的格局与“家文化”的空间叙事,见证着顾氏家族十九代、五百余人的绵延传承。
在这方庭院中,走出了两代新中国石油化工专家顾敬心及其女儿顾秀君。如今,老宅内特设的“耕读传家研习基地”与“顾敬心旧居”,以实物展陈与成册档案,承载着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为了让顾氏老宅维持原貌,周浦镇严格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采用传统工艺复原瓦作、木雕、地仗等,并增设数字化导览系统,成功让文物“活”了起来。
经过精心修缮,老宅成为了周浦镇春日踏青、古风打卡、茶香漫游的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以此次修缮为契机,顾氏老宅内还打造了一家私家茶咖馆,由顾氏后人经营,以“活态传承”的模式,将茶香与家训文化交融,成为乡愁新载体,也为市民提供可品鉴的文化体验空间。
此外,包括私家茶咖馆在内,顾氏老宅同时对外开放的还有7间综合活动室。为纪念顾氏中医传人顾梦生老先生,每一间综合活动室皆由中药材命名,分别为朝颜、南星、麦青、慕荷、菘蓝、木槿、京墨。后续,以活动室为阵地,棋杆村将打造非遗工坊,开展古法纂香、掐丝珐琅等十余项非遗手作体验活动,让传统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
棋杆村还与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共建红色联系点,在老宅内布置了红色革命故事画展,展现了浦东和延安的50多幅党史油画作品,以艺术语言讲述党史故事,以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通讯员:沈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