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史依灵)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而中国文化心理学是一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其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行为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如何在心理健康领域不断探索“中国方案”和“中国特色”?4月9日,首届中国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
据了解,论坛吸引了全国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中国文化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深远启示,以及传统文化在社会活动中的调整、表达、传递及其渗透与影响。业内人士评价称,这是一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更加注重“心育”,坚持多渠道多角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202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以“心理学+AI”为办学特色的心理学院,不断夯实心理学科建设。
上海交大心理学院成立以来,以解决国家社会现实重大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心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校内外其他优势学科如人工智能、航天航海、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语言学、管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在学科交叉中夯实“大设施-大科学-大健康”的交叉科学研究范式。心理学院的蓬勃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健康研究发展相辅相成,也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的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正式成立。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今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交大心理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正式成立,挂靠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开展工作。这也是上海交大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上海交大特色心理学科,并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积极尝试。
据悉,研究院的成立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理论相结合。研究院将围绕“立足本土文化,创新心理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构建学术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普教育中心,推动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I+心理学”特色研究,发展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特色文化心理学学科。
“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一个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的国家级核心学术研究平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高端智库。”上海交大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一方面,将通过开展心理学与国学、哲学、中医药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搭建世界一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学学术交叉和研究平台;另一方面,利用AI技术助推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通过大规模数据获取、精准数据分析、AI创设文化情境、智能辅助实验设计等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I+心理学”特色研究,通过深度交叉融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心理学中国学派,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文化心理健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