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地-新华网
2025 04/11 12:38:26
来源:新华网

上海首个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地

字体:

  新华网上海4月11日电(史依灵)上海市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于10日正式揭牌成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简称“随访门诊”)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落成。

  据悉,随访门诊将围绕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这一常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针对术后随访管理难、并发症诊治不及时等核心痛点,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策略,以及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帮助患者更早拥抱移植后高质量生活。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揭牌。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我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量呈现上升趋势,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常见并发症是患者术后生活甚至生存的难题。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俗称“慢性排异”,30%至7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都存在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会累及皮肤、指甲、口腔、眼睛、关节筋膜或骨关节、胃肠道、肝脏、生殖器等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晚期非复发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慢性排异和原发疾病复发问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面临的两大挑战。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说,“开设移植术后随访门诊,是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把握好早期管理的黄金窗口。”

  在治疗层面,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要以实现免疫稳态和逆转纤维化为核心目标,其中尽早建立免疫耐受以维持免疫稳态能够帮助患者在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同时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降低原发肿瘤的复发几率。另外,对于已经进展到纤维化的组织和器官,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效逆转纤维化。

  数据显示,当前超过一半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在接受一线标准治疗后,仍需二线或更后线的治疗,患者对于更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疗法存在巨大的需求。目前二线治疗有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传统药物,近年来也出现JAK抑制剂、BTK抑制剂、ROCK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

  历经多年发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如今每年完成移植数量近300例,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宋献民介绍,新门诊投入使用后将进行针对性的随访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围绕全程诊疗节点进行赋能,并打通线上、线下壁垒,给予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全病程规范管理,并为科研转化提供长期随访体系支撑。

  宋献民表示,示范中心及随访门诊落成后,将结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移植领域先进经验模式,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服务,帮助患者提升生存质量。“我们也将以示范中心及随访门诊落地此为契机,以点带面地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整个华东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诊疗水平的提升,最终助力全方位完善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管理生态圈”。(完)

【纠错】 【责任编辑: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