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普文学推动科技与文史交融 《科学大先生》新书于“世界读书日”首发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用科普文学推动科技与文史交融 《科学大先生》新书于“世界读书日”首发

2025-04-24 16:29:38 来源:新华网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由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副理事长高文伟教授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以解放前“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学术与人生”为创作内容的《科学大先生》新书发布会在智慧广场“智慧海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举行。活动由市科协指导,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办。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机构,成立于1928年现代科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之时。其第一届院士的选举于1948年3月完成,他们是中国当时最有成就的科学家。这些院士的个人出身背景怎样?经历了怎样的求学过程?学术生涯取得了哪些成就?他们有经历过哪些重大抉择,之后的人生轨迹又如何?该书作者通过细致的研究,为读者揭示了那个时代科学家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视角,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院士们的生活和时代背景。

  

  《科学大先生》一书包括三大部分:背景——中央研究院早期历史沿革及第一届院士的产生;主体——第一届院士生平与学术成就;启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科学。在《主体》一章中,作者把第一批院士按照数理组、生物组、人文组分成3个组别,其中数理组有竺可桢、茅以升等28人;生物组有童第周、贝时璋等25人;人文组有胡适、郭沫若等28人,共计81位科学家。作者逐个对每一位的生平和学术贡献作了比较完整又简明的介绍,可以让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对当年那些既有些知晓,但又不太清楚的学术泰斗们有了一个比较完整可靠的情况了解。在全书最后,作者引入如今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与当年中央研究院在学术上的承前启后关系,并以史为鉴,对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家作用,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走得又快又稳提出了思考。

  

  该书作者高文伟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先后在世博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上海地标性重大工程中担任负责人,组织科研攻关,屡获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他又把建筑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楼宇信息系统的研发与推广运用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

[责任编辑: 许超]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