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野鸽安家?看“小宜城管”如何守护城市“野”朋友
随着苏州河的环境改善,苏河落日成了不少中外游客打卡普陀的景点之一,而将苏河美景尽收眼底的两湾城也感受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不少动物也选择在这里栖息。最近几年,大家经常会发现一种褐色的、颈部像带着珍珠项链、外形酷似鸽子的鸟类,而我们今天的故事也是由它而起。
近日,宜川路街道收到“12345”诉件,投诉人称有邻居在阳台外的违建中饲养“野鸽子”,而投诉人提供的照片中显示,该鸟类颈部有一圈珍珠状羽毛纹理,羽毛通体为灰色或粉灰色。
“小宜城管”随即来到现场展开了调查,经调查其反映的“阳台上外扩违法建筑”,通过现场核实阳台外侧的“违建”实为该户业主安装的铁质置物架,通过挂钩固定在阳台铁栏杆上,不属于违建。
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与被投诉人进行沟通,被投诉人表示,今年3月份突然发现有野生鸟类在自家阳台置物架上筑巢,目前自己不知道该鸟是何种类,也不清楚是否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执法人员通过观察,鸟巢从形态上看为鸟类衔来的树枝杂草构成,鸟巢内有幼鸟2只。
x居委会工作人员出于人身安全考量告知被投诉人,鸟类在孵化和养育雏鸟的过程中,会因陌生人的接近而表现出攻击性,这是它们的自然反应。建议其在这段时间里,尽量避免开窗,减少与鸟类的接触,雏鸟一般孵化后通常会在3周左右自然飞离。
同时对于被投诉人提出的该鸟是何种类?是否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小宜城管”也通过湾西网格协调寻求有关部门帮助,了解到投诉人口中的“野鸽”为野生珠颈斑鸠。这种在阳台上筑巢的“两湾城斑鸠”是由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又称“三有动物”。
作为城市中的代表性鸟类之一,珠颈斑鸠为研究城市鸟类的繁殖策略、觅食策略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对于城市鸟类的保护和种群恢复,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有野生鸟类的出现,也侧面地印证了这些年上海市在城市环境治理上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两湾城居民区频现野生鸟类在阳台筑巢现象。接下来,“小宜城管”将依托街道 “多格合一”治理体系,协调居委会、物业将野生动物标准化处置流程进行规范告知,方便今后居民能够及时获取具体指引。同时将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系统普及常见野生动物习性、保护等级及互动规范,重点强化濒危物种识别、安全距离保持等知识宣教。旨在构建人鸟和谐共生的社区环境,既避免误伤事件发生,也防范可能的法律风险,共同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