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名,面包传情——护士节致敬守夜人
凌晨两点,上海瑞金医院儿科急诊室内,消毒水的气味与急促的脚步声交织。输液室的座椅上挤满了蜷缩着咳嗽的孩子,护士穿梭在病床间换药、扎针,额角的汗珠在冷白的灯光下清晰可见。走廊尽头,一位医生刚处理完一名高热惊厥的幼儿,转身又冲向了下一间诊室……这是医院急诊室无数个夜晚的缩影,也是医护人员坚守的日常。
自2024年12月起,这样的场景中多了一抹温暖的颜色——“爱心面包”能量补给公益行,“爱心面包”的接力由志愿者完成,分为物资志愿者(米其林Joel Robuchon罗布颂面包店的全体员工)和配送志愿者(热心公益的盛女士以及其他爱心人士们)。每天晚上10点半左右,配合医护人员的夜班时间,这些“爱心面包”被准时送往上海多家医院的急诊科。罗布颂准备的这些爱心面包和糕点,软的、硬的、咸的、甜的都有,都是当天现做,特地留出来的。这些面包没有像其他店铺一样打折出售,而是带着温度,被送到深夜仍在与时间赛跑的医护人员手中。
在“战场”上,他们与死神抢时间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2024年的统计,三甲医院急诊科医护平均单次夜班时长达12小时,部分科室甚至需要连续工作24小时。长期昼夜颠倒导致超过60%的急诊医护人员患有慢性胃炎、失眠或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仁济医院急诊留观室护士长滕璐说:“在我们科室,护士们忙起来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碰上急诊高峰,甚至连上厕所、喝水都要见缝插针。经常是你刚处理完一个心梗病人,可能下一秒就会被推进来一个车祸伤的病人,或者你在交接班的时候,又突然来一批新的危重的病人” 中山医院急诊部的一名护士回忆说:“有次连续抢救几位老人,从白天到黑夜,累得几乎站不稳。”在这里,医护人员所面对的紧急情况大多与年迈老人相关,心梗、脑梗等各类老年高发疾病频发,每一分每一秒都紧紧揪着老人的生命安危,抢救区也多是因疾病或摔伤而痛苦的老人。他们或因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或因心功能衰竭面色苍白,医护人员在病床间奔忙,一刻不敢松懈。…… 这些医院的急诊科每天要接待大量老年急重症患者,高龄老人往往伴随多病共存、行动不便和沟通障碍,极大增加了急救处置的复杂性和救护难度。
“他们经常顾不上吃饭,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爱心面包”能量补给公益行覆盖了中山医院急诊部、仁济医院东院急诊部、瑞金医院儿科急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陆家嘴院区)麻醉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等多家医院。爱心配送小队每晚驱车穿梭于城市,将面包送到急诊台、手术室外,甚至交给帮忙接收的保安。严寒的冬夜,面包袋上凝结的水汽成了医护人员掌心的一股暖意。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陆家嘴院区)麻醉科的一名护士感慨道:“我们这里孩子多,病情变化快,忙起来脚不沾地。收到爱心面包时,心里真的特别暖,感觉被大家惦记着。”
“第一次送面包时,我看到麻醉科的医护人员晚上十一点半还在手术台旁,他们的疲惫藏在口罩后面,但接过面包时眼睛亮了一下。”一名爱心志愿者回忆道。这场公益行动的初心简单却坚定:用食物传递善意,让那些“不被看见”的医护人员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能坚持一百多天不间断,其实答案很简单。”一名爱心志愿者坦言,“有一次在仁济医院急诊科,我看到急救车抢救站里的护士,在几波急救病人安排妥当之后的间隙才匆忙啃上几口面包,她跟我说这是当天第一口吃的。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些面包不仅是食物,更是对他们价值的认可。”
一份温暖的共鸣
“我记得第一次收到爱心面包是在今年的1月初,那天差不多晚上10点半左右,中班要下班了,因为已经连续忙碌了几个小时,可以说是最疲惫的时候。当此时有人递给你一大袋子还带着余温的面包时,那一瞬间真的被狠狠地温暖到了,被人关注和爱护的感觉真的很好。”滕璐护士长回忆道。
瑞金医院儿科急诊的一名护士满含感动地说:“最初收到爱心面包,只觉得是偶然的关怀,可没想到他们能一直坚持送。在这忙碌的日常里,这份持续的温暖太珍贵了,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如今,每晚十点半左右,当面包送达的提示音在科室响起时,看到那个logo,大家就知道了,忙碌的医护人员总会默契地相视一笑。当生命守夜人选择负重前行时,总有无数的温暖正在奔赴而来,化作照亮漫漫长夜的星河。
护士节的呼唤:让善意持续流淌
截至今日,“爱心面包”这份深夜的温暖已持续百余天,未曾间断。
在被问到这么多天的坚持的动力来自哪里?上海Joel Robuchon罗布颂面包店的主理人郑小姐说:“一百多天的坚持虽然充满了很多不容易,但一想到我们的面包能给前线的医护人员带来一抹温暖,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我能出的仅是力所能及的一份关爱,而他们是一直无条件付出给所有人的英雄。”
爱心小队的盛女士说:“现在我们的爱心小队人员不多,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的爱心传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送到浦西急诊量最大的中山医院急诊部,浦东急诊量最大的仁济医院东院急诊部,然后是市中心最大的儿科急诊瑞金医院,浦东手术量最大的儿童医学中心陆家嘴院区,以及上海市北部的第一人民医院的ICU等地。”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这些白衣天使。他们在无数个日夜中,坚守在生命的防线,用专业与爱,为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
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与关注,不应止于赞美,更有温度的表达是转化为行动。若您是企业,愿以资源支持这份关怀;若您是市民,可传递一句感谢。正如爱心志愿者所言:“每个普通人的善意,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