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洋的节日致谢,一场生命救援的暖心回想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一个跨洋的节日致谢,一场生命救援的暖心回想

2025-05-21 20:28:41 来源:新华网

“五一”小长假前,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雷鸣收到了一份跨洋的视频祝福。屏幕对面是菲律宾籍船舶工程师Mr.TERRY和他的家人,他们满含感激,真挚地致谢雷鸣团队的精心救治,对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精湛的医术赞不绝口,并为医护人员送上节日的美好祝福!

时间回溯到321日凌晨,58岁的Mr.TERRY在东海作业时突发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浑身颤栗,呼吸急促,口中散发出烂苹果气味。船长发现后,立即呼叫空中救援,东海救助局第一飞行大队接到求救信号后,启动紧急救援流程,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海上医疗救援队接报后立即前往东一飞,随同直升机一起前往现场救援: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路、补液等。在直升机着陆后,该名患者立即被送往市七院急救医学中心进行抢救。

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急救医学中心雷鸣主任团队(韩耀国副主任,冯文涛主治医师,叶钟鸣主治医师,广中医一附院进修医生李天威副主任医师,刘愿康复治疗师)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充分评估。通过急查静脉血糖、肾功能、尿素、血肌酐、尿酸等指标,结合胸部CT、腹部CT结果,医疗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养,迅速做出判断:这位菲律宾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混合型休克(分布性合并低血容量性)急性肾功能不全以及2型糖尿病。

雷鸣团队首先对患者实施快速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充分镇痛镇静减少氧耗,缓解呼吸肌肉疲劳;紧接着在超声引导下建立右侧颈内中心静脉通路,建立心排量监测(PICCO)导管,但患者持续性的酸中毒仍然无法纠正。第一时间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明确感染源是当下重中之重的策略,与此同时一键启动血液净化(CRRT)治疗吸附毒素或部分代谢产物,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

经过72小时的全力救治,这位外籍患者恢复意识,酸碱稳定,尿液开始变得清亮,血管活性药物逐渐暂停,顺利拔除经口气管插管,体温也趋于稳定。1周后,患者顺利撤掉血管活性药物,转至重症康复(HDU)病房,经过为期12天的综合诊疗及重症康复,患者顺利痊愈康复出院。42日,患者乘坐国际航班飞机顺利安全抵达菲律宾,与家人团聚。

“危重病人在哪,重症医生就在哪”,这是雷鸣主任提出的“移动ICU”理念,通过持续性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海陆空一体化救援模式”日趋完善成熟,切实提升了对海上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效率、缩短了抢救时间,以实际行动保障海上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七院秉持“急救-重症-康复全程管理”的治疗理念,为患者点亮重获新生的希望之光。(冯文涛)

 

a2db8b5a0681b3e45e984713c49c29a

 

[责任编辑: 许超]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