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3日电(朱翃、汪子为)近日,一场文化访谈在位于华山路263号的老字号品牌馆举行。青年代表、TEMOINS品牌创始人顾雨峰与上海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包炎辉共同参与,探讨了如何推动非遗的当代表达,并展望了未来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上海绒绣作品《外滩夜景》,色彩丰富,细节逼真,如同一幅油画。
顾雨峰介绍了TEMOINS非遗传播平台的创立背景与理念。顾雨峰于去年启动了“TEMOINS艺术+非遗工艺可持续计划”,在潮流服饰中融入传统纹样元素,通过实际行动向传统工艺致敬。顾雨峰表示:“希望通过研究东方美学,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撷取灵感,也从西方当代潮酷穿搭款型中寻找载体,融会贯通,给予品牌未来更多的可能。”他认为,通过将中华美学精髓与国际潮流时尚相结合,青年力量能够为非遗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意。
上海绒绣作品《科比》,其面部和手部肌理栩栩如生。
绒绣源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欧洲刺绣工艺,融合江南传统手工技法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油画”刺绣艺术。该技艺是在特制的网眼织物上用彩色羊毛线逐格绣制图案,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乍一看宛如油画。绒绣不仅是传统工艺的代表,也体现出海派文化的精致与包容。现场展示了多幅绒绣作品,包括绣制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肖像和高度还原灯花质感的外滩夜景。其中《科比》采用复式线绣技法,通过四股线的色彩叠加表现人物面部和手部细节,栩栩如生;《外滩夜景》则“还原”了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使用的原图景,以其丰富的层次与精细的表现力,曾获评“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这些作品引发了参观者的赞叹,体现出非遗技艺与现代文化融合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顾雨峰和包炎辉交换礼物。
作为从业逾半个世纪的非遗大师,包炎辉表达了对青年参与的期待:“上海绒绣属于比较小众的非遗技艺,了解的人不多。我们希望通过进学校、进社区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并热爱这门艺术。”其团队正设计包括“白玉兰”“玫瑰”等主题的DIY课程,计划在中学和高校推广绒绣基础操作与审美教育。但同时他也坦言,绒绣作为相对小众的非遗技巧,知名度不及“四大名绣”,希望通过和TEMOINS的合作,让更多的年轻人来认识、来学习这一具有上海特色的非遗技巧,使绒绣手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谈及非遗的“出海”路径,顾雨峰表示,TEMOINS的文化传播策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赋能国内青年,培养其理解与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二是借助平台资源,将传统技艺直接传播至海外群体。他介绍,目前平台已开始规划与洛杉矶当地美术馆和高校美术空间的合作,借助校园文化资源,让非遗展陈走入课堂和公共空间,扩大其国际影响力。而针对绒绣技艺出海后“回到原乡”的可能性,包炎辉笑着表示:“欧洲有老人说他们也会刺绣,但达不到我们这样丰富的层次。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单色原色系绣法,而我们使用的是复色叠加技法,层次与表现力更强,这正是我们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成果。”
此次活动,为传统非遗技艺在年轻人语境下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案例。推动非遗的当代表达,不仅需要守护技艺的精髓,也需要借助青年力量,通过大众化的模式将其带入校园、社区乃至更广阔的舞台。(视频: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