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4日电(记者潘清)孤独症诊疗、神经调控治疗、脊髓损伤康复……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25学术年会”上,多名专家表示,在康复临床一线,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展现出新的适用性。
此次年会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医学院医大医院承办,以“脑机接口赋能康复”为主题,深度探讨前沿技术转化、临床应用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活动中,与会专家列举诸多案例,表明脑机接口技术有望重塑现代康复医学体系。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称,脑机接口技术可赋予手术机器人“读心术”,医生的思维指令可实时转化为机械臂的精准操作,“精准操作+智能调控”的融合技术将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关存太则在报告《脑机接口及其在康复中的应用》中展示了脑机接口在运动功能重建领域的卓越成果:部分瘫痪患者经系统训练后,已能借助外骨骼设备实现自主行走。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脑机接口与康复专委会主委单春雷说,近年来我国在无创脑机接口信号解码、植入式电极材料研发、多模态康复系统集成等领域已取得新进展。举例而言,上海大学杨帮华教授团队研发的无创脑机接口技术已应用于多例中风患者康复训练,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率明显提升。
年会同期还举办了“脑机接口技术原理及临床康复转化培训班”,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临床医生、工程师通过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掌握设备调试、信号分析等技能。(完)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