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城市更新进行时:屋顶不漏、停车不愁、还能充电遛弯……老小区上演变形计!
毗邻五角场商圈,有个藏在复旦大学边的老小区——邯郸路446弄轻舟公寓,正通过“美丽家园”改造工程实现跨越27年的空间迭代。作为1998年建成的居住社区,该项目将以建筑修缮、交通重构、环境提质、配套升级为核心抓手,构建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的示范样本。下面,让我们一起从五大维度解析改造亮点:
01建筑修缮工程 破解老旧小区痛点
1外部墙面美颜升级
根据居民意愿,保留原外立面面砖,针对外墙局部开裂、空鼓、渗水的区域,改用同色、同质的面砖修补,对外墙面砖进行整体清洗和防水处理。
改造前
改造后外立面效果图,供参考,具体颜色待定
2屋顶翻新治理漏水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屋顶漏水问题,将彻底拆除原有失效隔热层,采用新型防水卷材进行双层铺设,从构造层解决顶层住户渗漏困扰,同步优化屋面排水系统。
3公共空间提升品质
楼道区域实施“墙顶地”一体化全面改造:墙面、顶面采用环保涂料刷新,地面用防滑地坪漆,原地砖区域则用同色同质地砖修补破损处。铸铁栏杆经除锈防腐处理后增设木饰面扶手提高舒适度;单元门、信报箱进行标准化更新。
改造前
改造后效果图,供参考
02交通组织优化 构建高效出行体系
车位规划更加合理
在原有机动车位基础上,通过流线优化调整布局,杜绝消防通道占用问题。同步实施非机动车库翻新工程,新增带充电桩的地面停车棚,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
改造前
改造后效果图,供参考
交通组织更加科学
规范设置1处机动车主出入口,主车行道宽度控制在4-5米,次级通道3-4米,保障双向通行能力。全部道路重新铺设沥青面层,提升出行体验。
03环境品质提升 打造全龄友好社区
1绿化景观分层营造
遵循“保留乔木、丰富中层、美化地被”原则,补植红叶石楠、杜鹃、绣球等中下层花草灌木,重点区域配置红枫、紫薇、白玉兰等观赏性树种,营造四季有景的花园式居住环境。
绿化景观效果图,供参考
2公共活动空间再造
规划室外健身活动区并配置适老化器材,设置休闲座椅组合形成邻里交流点,同步增设社区宣传栏、标准化晒衣架等便民设施,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和居民生活便利度。
04配套设施完善 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环卫设施升级改造
对既有垃圾房进行外立面改造,使其与主楼建筑风格统一;规划独立大件垃圾堆放点,采用分类存储设计,推动社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
大件垃圾堆放点效果图,供参考
05改造实施亮点 科技赋能共建共治
1文明施工减少扰民
建立“静音施工”机制,规避居民休息时段高噪音作业;施工现场全封闭围挡,配备喷淋降尘系统,将施工对居民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2全民参与施工监督
由居民区牵头组建居民志愿者监督队,每栋楼选派1-2名志愿者代表,与施工监理、物业形成三方质控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改造效果全员皆认可。
3智慧社区预留空间
在改造阶段同步敷设智能化管线,为后期智能快递柜、安防监控、新能源充电桩等智慧设施安装预留接口,赋能未来“智慧社区”升级潜力。
轻舟公寓改造工程以系统性思维推动老旧小区从“生活型居住”向“品质型居住”转型。“美丽家园”不仅是建筑物理形态的更新,更旨在通过功能重构与服务升级,重塑城市老旧社区的生活价值。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毗邻高校的成熟社区,在更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