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由内而外”焕发新生!宜川“泰山人民坊”进入试运行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街镇直通车|由内而外”焕发新生!宜川“泰山人民坊”进入试运行

2025-07-12 20:03:59 来源:新华网

  宜川泰山网格焕新啦!“泰山人民坊”进入试运行,多元服务功能向周边居民开放。作为宜川路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老城区更新项目,这里正上演着令人惊叹的焕新蝶变。“家门口的幸福”在这里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泰山人民坊”城市更新项目位于宜川路街道泰山片区(东至沪太路,西至骊山路,北至华阴路),由泰山一村、二村、三村组成,容纳逾3500户近万居民。三个小区由一条“人”字形主干道分割。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城市配套陈旧,加上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现有的设施和空间已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改造前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人民群众需求,“把准脉”“开对方”,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区环境。宜川街道通过“两代表一委员”下社区、居民议事厅、发放意见征询单等平台和方式,多层级、全方位的听取泰山片区居民群众的诉求,广泛开展建设前期线上线下居民意见征询工作,并开展10场社区代表座谈会,将议事范围覆盖至3200余户家庭,汇聚58项优先级提案,有效开展居民议事、矛盾调节、社区更新等多项基层事项。

  在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后,宜川路街道以“全域融合”为核心理念,设计团队利用“人”字形道路骨架,延伸出“共怡、共商、共享、共治”四大主题空间,并将“共议、共建、共筑、共融”的理念贯穿于更新全流程。

  全域融合,破除物理壁垒

  为进一步方便泰山片区居民出行,宜川路街道打开了三个小区通往“人”字形核心区的门户,居民步行时间缩短3至7分钟。“非常方便,不用再绕行一圈。”泰山二村居民陈国民说,“以前只能小区内逛逛,现在晚饭后可以去活动中心吹空调。”

  

  居民口中的活动中心,是“人”字形道路交叉点新建而起的白色社区综合体,改造前是一处洗浴中心,如今整合了泰山网格治理党群服务站、社区图书馆、宝宝屋和多功能会议室等多项空间,现已全面开放。同时,泰山人民坊还实现了智慧化升级。新增4处人行出入口智能门禁系统,原有的小区车行口升级车牌识别系统;26处高清摄像头覆盖公共区域,联动公安系统;布设智能垃圾回收站和四分类智慧垃圾箱,目标居民参与率及分类准确率得以提升。此次泰山人民坊项目共打造户外休闲空间8405平方米,社区共享会客厅720平方米。

  

  

  

  除了交叉中心区域的焕然一新,通往泰山人民坊的三条道路也有了各自的功能属性——骊山路入口焕新永昌集市和南北货超市,并引入网红商铺;华阴路入口设置适老适幼活动区与生物多样性探索长廊;沪太路入口推出潮汐停车方案,新增16个停车位,在不同时间段服务居民和学校教师。

  

  不仅如此,更新改造后的泰山人民坊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建筑外立面采用传统“三顺一丁”法打造280米红砖砌法,还原上海红砖山墙肌理,局部嵌入老式花砖纹样;在窗户、围墙等46处运用海棠砖、仿石砖等海派符号,通过“海派基因唤醒计划”体现上海独特美学。4处“社区任意门”以装置艺术对比改造前后场景,“人民坊资源地图”打造参与式导览,延续海派记忆。

  

  

  商居共融,激发商业活力

  宜川路街道以“共商”为主题,打造人气、时尚、烟火的平等共赢商业氛围。此次改造中,永昌集市的成效显著。

  

  2200平方米空间内分为美食区和菜场区,70%摊主为原班人马,30%为新商户。硬件上完成地下雨污分流,采用304不锈钢菜摊,布置AI智能电子秤等设备,软件上实现无线网全覆盖和智能水电小程序操作。“现在变得非常干净整洁。”猪肉摊主袁晓兰告诉记者,现在周边年轻人也会来买菜。自试运营以来,该市集月客流量翻倍,月成交额提升39%。

  

  值得一提的是,永昌集市的底商还引入普陀“网红商铺”孙北北面包、茶店长奶茶铺、福罐咖啡等新品牌,并设有吃药、吃饭“民生两吃”的“百联第一医药”和社区食堂,其中,食堂预计将于8月落成。未来开放的人人集市内还将创新设置“共享巴士”快闪铺位,供商户按公约使用,形成传统与新式并重的老城区商业形态。

  生态环保,点亮宜居底色

  在生态环境方面,泰山人民坊新增6处共180平方米口袋花园,绿化面积提升20%,形成共享亭、昆虫客厅、共享可食花园、疗愈花园等宜学宜教的空间。引入多种乡土树种,年固碳量提升1.8吨,对35处绿地实施有机肥改良,沿街商铺自然采光提升40%。

  

  同时,这里采用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将其造型抽象为几何图案,打造镂空景墙, 夜间配合投影形成“花影随光动”的沉浸式场景;在小区入口、人人花园等焦点位置种植白玉兰或白玉兰图案,形成“春绽玉兰、秋赏红叶"的季相景观;加强科普互动,设置扫码铭牌,展示花草植物、昆虫动物等自然元素的生长周期及自然习性。

  

  如今,这里已成为宜川中学的“自然生态校外实践基地”,设置了慢行步道、林下棋桌、自然小课堂等6处设施,空间利用率提升35%。值得一提的是,疗愈花园推行“共享植物”——居民可领养多肉植物,待萌发新芽再送回一部分,形成生生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泰山人民坊,为居民带来更便捷、更智慧、更生态且富有海派韵味的社区生活,这正是宜川路街道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扎实落实“人民城市”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家门口幸福”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