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街区名人录|从1908到2025永不落幕的电影长街-新华网
2025 07/23 15:24:34
来源:新华网

四川北路街区名人录|从1908到2025永不落幕的电影长街

字体:

  

  新华网上海7月23日电 漫步在四川北路的街道上,脚下踩着的不仅是柏油马路,更是一卷缓缓铺展的胶片。1908 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用铁皮搭建起虹口活动影戏园,后来更名为虹口大戏院,成为上海市的首家电影院。从这一里程碑开始,到了 1930 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在此蓬勃兴起,四川北路就这样见证了中国电影史上诸多 “第一次” 的诞生。而当时 “虹口电影院金三角” 的盛景更是为人称道 —— 虹口大戏院在南,威利大戏院居北,融光大戏院在西,呈三角之势。作为“资深影迷”的鲁迅先生,更是“安利”家人及各方好友多次前往影院观影。如今,胜利电影院(原威利大戏院)等历史建筑依然静立在街角,青砖红瓦间仿佛还在诉说着往昔的光影辉煌。

  在中国电影史上,四川北路不仅是一条街道,更是一处承载着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地标。这里曾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摇篮——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此成立,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此活跃,其孕育了中国进步电影的雏形。如夏衍编剧的《狂流》以及田汉与夏衍合作编剧的《风云儿女》等具有革命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这些作品不仅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更在四川北路的砖瓦之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时光流转至今,当《酱园弄·悬案》再现老上海风貌时,四川北路的建筑肌理仍能唤起相似的时代记忆。从《姊妹花》中胡蝶的精彩演绎,《神女》中阮玲玉塑造的经典形象,再到现今《酱园弄·悬案》中刻画的民国女性,四川北路始终见证着一代代中国电影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与艺术呈现。(文字:许超;采制:徐昌敏、张千石、王若涵、李沁雨)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