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大会在沪成功举办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大会(第六届华东无人机基地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大会以“装备引领、适航筑基、生态融合”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的各界代表,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突破、适航审定体系建设等关键议题,展开了一场高水平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对话。
开幕式上,“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功揭牌,上海eVTOL规模化总装制造基地建设联合体同步成立,为区域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功揭牌
上海eVTOL规模化总装制造基地建设联合体成立
在专家分享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以《低空导航“一张图”及标准研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一张图”建设意义重大,其核心思想是统筹数字化发展,推进智慧化应用,核心任务是打造“一张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一张图”技术支撑体系、打造“一张图”业务化应用系统、营造“一张图”数据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
低空交通智能管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建平作《低空交通智能管控技术的实践探索》主题演讲,从基于智能网联的低空交通管控实践、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空间的空域精细化划设方法、空天地一体化态势感知技术和基于轨迹预测改进算法的航线动态规划技术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低空交通智能管控技术的实践探索。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潘泉以《低空经济与低空安全的机遇和挑战》为题,从民航、通航和全球立体交通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形态、优势特点,展望了低空经济的多种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同日下午,第六届华东无人机基地创新发展论坛接力登场。在嘉宾分享环节,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谢陵以《自主创新打造高安全性、高效经济的国产复合翼eVTOL》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提出eVTOL若要真正开启低空出行规模化时代,必须实现高安全性与高效经济性的精准平衡,为行业规模化发展指明技术方向。
低空智联网的构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首席顾问顾春霖指出,6G技术的突破将为低空智联网提供核心技术保障,随着技术迭代、安全性提升及生产成本下降,低空经济有望加速拓展应用边界,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雪枫在《基础设施建设驱动低空制造业创新升级》主旨演讲中,系统剖析上海发展低空经济的资源禀赋与应用场景。他提出,通过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可定向牵引低空制造业在航空器研发、核心部件生产及系统集成等环节实现创新突破,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在沪集聚,助力上海打造低空经济“中国范式”。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雪枫
在低空经济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新型航空器对动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卧龙电驱集团中央研究院副总裁刘栋良表示,动力系统的技术突破是新型航空器跨越性能瓶颈的核心支撑,其技术迭代速度与产业化水平直接关系我国在低空交通网络构建、通用航空产业升级等领域的竞争力,将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蓝海。
安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罗艺与达索系统航空航天行业战略发展总监熊天翔,分别从新型航空器复合材料创新及eVTOL产品数字化研制角度,为新型航空器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场景搭建关键路径,加速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eVTOL装备与资本可持续发展动力”展开深度研讨。中国民航局适航司原司长徐超群,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蒋俊,上海沃兰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黄小飞,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党铁红,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嘉,上海国投制造副总经理杨晔等嘉宾,就技术研发、适航认证、商业化路径中的资本角色等议题交换见解。
圆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