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区域新动能 航贸链赋能长三角超30万家企业通达世界-新华网
2025 07/29 10:30:32
来源:新华网

激活区域新动能 航贸链赋能长三角超30万家企业通达世界

字体:

  新华网上海7月29日电(记者胡洁菲)一条数字化的“链”,将散落全球的货物流、资金流牢牢串联,为贸易企业、船运公司、港口码头等航运贸易各方带来切实效益……记者28日从航运贸易数字化合作创新联盟获悉,航运贸易区块链网络(简称:航贸链)启动运行以来,支撑长三角区域离岸贸易、大宗商品交易等各类航运贸易场景提质增效,已赋能区域企业超过30万家,拉动交易金额上万亿元。

  我国是航运贸易大国,长三角是我国航运贸易最繁荣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上海,正在持续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能级。2023年以来,中国宝武、中远海运、招商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保等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与上港集团、上海数据集团、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等骨干单位,共同组建了航运贸易数字化合作创新联盟,应用我国自主领先的长安链打造航贸链,作为基础设施链通高价值数据,支撑港航运行、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不断实现航运贸易降本增效。

  近日,在航贸链的支撑下,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离岸贸易服务平台正式与上海跨境通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离岸贸易服务平台通过全球上百家船运公司提单数据、国际主要港口码头实时装卸数据、数百家国际航空公司货运数据等基础数据,可对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企业提交的单证进行真实性核验,将原本需要2个工作日左右才能完成的审核流程,缩短至30分钟以内,为银行业及离岸贸易企业印花税优惠申报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数据支撑,有效解决了离岸贸易“单证追溯难、银行核验慢”的行业痛点,真正实现“数据多赋能、企业少奔波”。

  长三角地区也是我国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出口枢纽,为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航贸链对大宗商品交易的赋能也正在持续提升。

  今年6月,上海大宗商品仓单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合作,共同提升仓单登记与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与技术协同等效率,进而实现大宗商品“统一登记、数字监管、期现结合、产融互通”。同期,由招商局、中国银行、中国人保等中央企业领衔,联合浙江石化、上海数据集团、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等单位,推动大宗商品贸易数据正式接入航贸链,实现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单证链上签发、企业间数据可信流转、主管部门高效监管,显著提升大宗商品贸易效率。以油气交易为例,传统模式下单证打印、传递、核对等需要2至6小时,而基于航贸链开展业务协同,全部流程可在10分钟内完成。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航贸链在长三角地区不断推进应用,这条数字化的“链” 将持续发挥强大作用,串联起更多全球的货物流和资金流,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全球航运贸易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完)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