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9日电(史依灵)肝炎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科学预防肝炎?哪些方式可以早期发现肝病?肝癌治疗又有哪些新突破?近日,新华网专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所长钦伦秀教授回应公众健康关切,传授肝病防治要领。
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常见原因包括病毒/细菌及其它病原体感染、代谢异常、药物或毒物、以及免疫学疾病等;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不同类型肝炎在传播方式、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有效性和预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钦伦秀教授说,乙型肝炎曾是我国肝病防控的核心难题,感染率达人口的6%,“尽管通过乙肝疫苗接种的全面普及以及阻断感染途径等措施,使感染率显著下降,但目前仍有数千万乙肝病毒阳性感染者,存量压力依然较大。这批病人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来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进而成为肝癌的好发人群。”与乙肝的高存量不同,丙型肝炎的防控呈现出“从棘手到可控”的转折。“和乙肝类似,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部分地区曾出现发病率上升趋势。”钦伦秀教授说,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丙肝已成为可治愈的病毒性肝炎,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下降,这是医学进步带来的防控红利。”
钦伦秀教授坦言,尽管我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但代谢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新的健康挑战。“代谢性肝病是由遗传学异常、酒精和非酒精性因素等原因引起的一类肝脏损伤性疾病。全球代谢性肝病的发病率远超病毒性肝炎,我国近年发病率显著增高,其中又以脂肪肝最为常见。”钦伦秀教授解释说,肝脏是人体的“生化工厂”,既是“加工与合成中心”(人体必需的糖、蛋白质、脂肪、胆汁和凝血因子等),又是“垃圾处理中心”(降解处理激素、药物、毒物以及代谢产物等),是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调控中枢。脂肪肝是甘油三酯摄取和清除的不平衡导致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蓄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根据其诱因,分为酒精性与非酒精性,前者是过量饮酒所致,后者与代谢异常以及营养过剩密切相关。”
从公开数据中呈现的国际对比来看,我国肝炎谱具有鲜明特色:乙型肝炎感染存量远高于欧美,而欧美国家丙型肝炎和代谢性肝病的发病比例更高。“这种差异与疫苗普及、医疗条件、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相关,也决定了我国肝炎防治必须走本土化路径。”钦伦秀教授分析说,代谢性肝病将成为未来我国肝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与欧美国家早年的疾病演变轨迹相似,而我国面临的是病毒性肝炎尚未完全控制、代谢性肝病又加速抬头的双重挑战。”
在肝病领域,通常把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过程称为“肝癌三部曲”。钦伦秀教授表示,我国80%以上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有关。肝癌演变“三部曲”并非必然,但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发人群,慢性乙肝患者中,肝癌年发病率约为1%,而肝硬化患者则高达3%至6%,“这意味着慢性乙肝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是肝癌好发人群。应进行积极抗乙肝治疗、并定期进行检查。”
如何阻断肝炎进展为肝癌?“肝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关口前移’,三级预防体系缺一不可。”钦伦秀教授强调说,预防的效益远胜于治疗。
钦伦秀教授解释,一级预防的核心是源头阻断,新生儿乙肝疫苗全员接种是我国乙肝防控的里程碑,显著降低了新增感染率。而避免接触感染源、改善卫生条件等,也能有效减少乙肝和丙肝感染。对于已感染者,“积极治疗实现临床治愈,可显著降低肝癌风险。”
钦伦秀教授进一步解释,二级预防聚焦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这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对于慢性乙肝感染、特别是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必须定期随访,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肿瘤指标和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增强磁共振或CT等影像学检查;近年研究发现新型的分子检测,可有助于在影像学发现肿瘤前进一步提前识别患癌风险。钦伦秀教授说,有肝癌家族史者属于“重点关注对象”,“这类家族聚集现象并非单纯遗传性导致,而是共同的肝病基础和生活环境所致,再加上遗传易感性,更需警惕。” “40岁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者、男性合并饮酒吸烟或糖尿病者,以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者,均属于肝癌高危人群。”钦伦秀教授说,对这类人群的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钦伦秀教授说,三级预防针则对已发病患者,通过全病程管理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从诊断、治疗到康复,全程规范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在临床诊疗上,目前肝癌治疗已形成多元化体系。钦伦秀教授介绍,外科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肝癌最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非手术治疗中,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是常用手段,用于不适合或难以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介入治疗是利用肝癌丰富的动脉血供特点精准给药,是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局部消融治疗用于3公分至5公分及以下、无法耐受手术的肿瘤。此外,近年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靶免治疗”)的迅猛发展,钦伦秀教授说,这些新型疗法与传统治疗手段的联合,让不少晚期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防控肝病需要个人、医疗体系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预防到治疗,每一道防线都不能松懈。”钦伦秀教授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