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云南21位孩子在军营见到了“屏幕里的爸爸妈妈”-新华网
2025 08/01 15:23:46
来源:青年报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云南21位孩子在军营见到了“屏幕里的爸爸妈妈”

字体:

  “我觉得爸爸妈妈很辛苦,今天我很想和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

  分享环节,陈航和妈妈一起上台。在妈妈的怀抱中,陈航用略带稚气的声音说道。寥寥数字,却击中了陈航妈妈心中最柔弱的环节。“我希望陈航可以健康地长大,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陈航妈妈一边哽咽,一边说道。

  像这样的对话在云南省文山州“山海情”留守儿童来沪研学夏令营举行感恩答谢会重复了无数次。像这样的研学活动,每逢寒暑假都会举办一次,至今已办过四次。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就业服务工作站的徐建华主任也连续四个寒暑假都陪伴着这些孩子,每年研学活动的组织,他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会不断优化流程,但在他看来,这些优化似乎还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成果。“我们的核心就是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徐建华说道。

  这一次的研学,徐建华和静安区武装部取得了联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1位从云南来的孩子和他们在上海的父母在军营中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团聚。

  特殊的国防教育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装备的两栖装甲车辆。”教官在上面讲,孩子们在下面伸出头,兴奋地和同伴说:“这个和游戏里面的装甲车好像啊。”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来摸一下,感受一下。”得到了教官的许可,孩子们开始朝着面前这些飞机坦克飞奔而去,有几位调皮的男生跳了起来,直接抱着坦克的炮管,对着同伴炫耀道:“看我帅不帅!”

  在参观完飞机、坦克高射炮等装备之后,教官又拿出了几支枪械模型。很快,孩子们的注意力又被这些枪械所吸引。“我想当狙击手!”岑炳弦激动地说道。“那你知道成为狙击手有什么条件吗?”教官问道。

  “我觉得狙击手的视力得好。”岑炳弦想了一下回答道。

  “视力好可不够,狙击手要想精确命中目标得精确地计算出风速等因素。另外,狙击手的身体素质也必须要过硬,不然很难完成任务。所以,要想成为狙击手,得好好学习才行。”教官语重心长地说道。

  孩子们在参观军营,徐建华在一边看着孩子,他时不时上前拍几张照片,时不时叮嘱孩子们注意安全。“孩子们对这些装备感兴趣,我们国防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我们前几天带孩子们去了中共一大会址,今天又带他们参观了军营。这样深度的切身体验,远比让他们坐在课堂上,请老师讲授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的效果好很多。所以当我把想法和静安区武装部的同志们进行沟通之后,武装部的同志都很支持这次的活动。”徐建华说道。

  有温度的礼物

  下午四点多,志愿者何晨杰和赵中铭一同把孩子们的礼物搬到了活动现场。铅笔盒、贺卡……袋子里的一切都吸引着孩子们。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礼物或许是和远在异乡的家长为数不多的连接。今年是何晨杰第四次参加研学活动,他也见过很多不同的礼物。但是上次的活动,某位家长送的平板电脑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上次的研学活动末尾,是让家长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孩子们。我记得很清楚,有位家长送了一台平板电脑,孩子在收到平板电脑之后,第一件事不是下载游戏,而是拍了一张全家福,并把这张照片,设置为平板电脑的壁纸。”何晨杰说道。

  看见孩子们的笑容,赵中铭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自己小学的时候,父母曾短暂地外出打工,那时的自己也和这些孩子一样,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父母回家。所以这次当他得知有机会可以陪这些文山的孩子度过一个温馨的团圆之日时,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并且自己支付了来回的交通和住宿费用。

  徐建华告诉记者,这次来上海的21个小朋友中,有几人在结束之后并不会立即回家,他们会在上海和父母继续团聚,等到开学的时候,再回到家乡。为此,工作人员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礼物:迪士尼门票和返程机票。

  “毕竟迪士尼的门票并不便宜,如果让家长自己购买,可能很多人会不舍得。所以我们就考虑到这点,帮家长和孩子们出这笔钱。”徐建华说道。

  时代在变,帮扶模式在变

  对于现场很多家庭来说,他们回一次家并不容易。

  杨真俊上一次见到妈妈,大约还是半年前。那还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团圆饭、放烟花,庆祝新年。若不是这次活动,下一次他们团聚,或许还是马年新年。杨真俊的妈妈在上海某家面食店帮工,爸爸也在上海务工。对于他们来说,来上海也是不得已的决定:“有好工作的地方没有孩子,有孩子的地方没有好工作。如果这次活动是上午,或许我也来不了,毕竟上午是我们店最忙的时候。”

  孩子一天天长大,现在上初中的杨真俊也步入了叛逆期。和很多这个年纪的男生一样,贪玩、好动已经是他身上的标签,在家时,面对父母的关心,他有时也会显得不耐烦。但是现场看见妈妈后,他还是主动凑到妈妈身边,家长里短的,母子俩聊了很久。

  杨真俊的情况,也是很多其他来沪务工家庭的情况。徐建华告诉记者,据统计,仅云南文山州在沪务工人员就有6000人左右。如何让他们在上海工作得安心、舒心,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一方面就是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上的帮扶,我们现在联合对接了京东家政、东航物流等企业,准备推出‘云南管家’‘东方装卸小哥’等劳务品牌。组织务工人员子女来沪研学,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将他们带到父母身边,实现团聚。”徐建华说道。

  在活动现场,楼下的停车场停着多辆挂着“云H”(云南文山州)车牌的小汽车。徐建华指了指这些车辆,又补充了一句:“这些车辆就是务工人员买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帮扶成效。现在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拿着几个麻袋,赶着绿皮火车去劳务市场找工作。时代在变,外来劳务人员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也在提高,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张振宇)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