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杯进喀什校园第三季 | “祖国那么美,我想去看看
随着“夜光杯进喀什校园”第三季“爱我中华山河美”主题活动日前走进巴楚县第二中学,夜光杯团队的本次喀什校园行活动也告一段落。
在过去一周时间里,“夜光杯进喀什校园”来到喀什地区的四所学校,为超过1000位现场学生带来内容各异,却同样精彩的文化讲座。从第一季“读美文”,到第二季“写美文”,再至新一季“行天下”,脉络相承。喀什学子心中文学的种子慢慢发芽,渐渐成长。至此,第三季“爱我中华山河美”主题活动进入下一个环节:同学们将围绕“行天下,写游记”,写下他们心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而优秀征文的获得者还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受邀前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互动交流。
在喀什第六中学、泽普县第二中学、叶城县第二中学、巴楚县第二中学,同学们怀揣着对文学的渴望,走进《夜光杯》为他们打造的特殊课堂。讲座《记录年轻的呼吸成长的心跳——和喀什六中同学们谈谈写作的意义》,编织阅读与文学的梦想;华东师范大学老师、作家甫跃辉为泽普二中的高三学子带来线上语文课,并积极互动,助力高考;新民晚报社全媒体编辑中心副总监、视频摄影部主任薛慧卿的讲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中华文化圈粉记〉说起》,让同学们对远方心生向往,对未来充满期待;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丁和则在《用镜头读写“丝路新疆”这部大书》的讲座中,让同学们明白了摄影是一种“阅读”,摄影是一种“书写”。
同学们在各种类型的精彩讲座中积极互动,表达出他们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对远方的思考。叶城二中高三五班的班长哈力木拉提去年就参加过“夜光杯进喀什校园”的征文活动,虽然没能获奖,但激起了自己对文学的兴趣。他说第三季活动的主题让他对祖国的大海山河充满憧憬。“今年,我想去考云南的大理大学。我表姐在那里读书,她给我看过洱海苍山的照片,感觉那里风景特别美,也想去看看。”哈力木拉提的目标是无人机专业或成为一名医生。“这个暑假我会先打点零工攒一点钱去伊犁或乌鲁木齐转一转。”这或许将是他人生第一次独立的“行天下”。
高二学生麦尔旦江去年九月刚刚转学回到泽普二中,此前他曾在江苏上了一年学。“在江苏上学的时候会有春游秋游,我去过江南地区的水乡和古镇,还到过扬州。新疆多戈壁和沙漠,是粗犷的,江南是小桥流水的,比较温婉,两种风格非常不同。”麦尔旦江经常会和同学分享他在江苏学习的经历,还拿出照片给大家看,他露出淳朴的笑容,“从大家的眼中,我读到了羡慕。这一次我也想参加‘行天下 写游记’的征文,我想写写远方的江南。”麦尔旦江从讲座中获得触动,“我特别喜欢老师说的那句话:最好的相机是我们的眼睛。”
又一次,《夜光杯》在喀什的校园里留下不散的余音——用脚步去丈量远方,用目光去抚摸远方,然后,用美丽的文字记录。以文化滋润这片土地上淳朴的孩子,人在旅途,一帧一帧的影像排列中,串联起他们生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