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四位一体”养老网,让幸福在家门口绽放-新华网
2025 08/15 14:38:13
来源:新华网

织密“四位一体”养老网,让幸福在家门口绽放

字体:

  “现在上下楼有新电梯,吃饭有熊猫饭堂,连手机挂号都有人教,住在这里比啥都舒心!”

  家住长白的张阿婆,最近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今年以来,长白新村街道聚焦老年群体需求,着眼安全、健康、智慧、舒适四大维度,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将“养老”转变为“享老”,勾勒出一幅幸福和谐的社区图景。

  安全防线:从“等求助”到“送服务”

  “多亏了文君,不然真不知道会出啥大事!”

  提起上月的紧急情况,刘阿姨仍心有余悸。她口中的“文君”是街道52名“长白关爱员”之一,当得知结对的刘阿姨身体突感不适时,她立刻放下手头的事,陪同老人前往医院。从挂号、检查到输液,她全程悉心陪伴,直到将老人安全送回家,并细心叮嘱各项注意事宜,在精神上给予老人有力支持。

 

  “长白关爱员”是一支由60-70岁健康退休人员组成的队伍,实行“1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处置11起紧急事件,包括理发、清洗滤网、换拖线板等,最快8分钟抵达现场。

  “人防”之外,科技守护同样“不掉线”。安装在368户独居老人家中的“智能水表”,一旦12小时无用水记录便会自动触发预警,居委会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至今已避免7起意外。备受好评的“熊猫饭堂”,一年间服务集中用餐49.77万人次、送餐7.44万人次,凭借政府监管下的“公益+市场”模式,让老人吃得安心、吃得实惠。

  健康呵护: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不用跑大医院,在养老院就能连线医生问诊,太方便了!”

  这是长白养老院王阿姨对“医养共同体”的切身感受。街道联合杨浦区中心医院、第一康复医院等单位,搭建“综合医院+卫生中心+服务站点”的医疗服务圈,开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让看病少跑腿。

  健康管理更要“防患于未然”。今年以来,街道为1278名老人建立认知障碍档案,48场“健康大讲堂”场场爆满,慢性病管理、用药安全等实用知识,让老人们听得认真、学得扎实,参与率高达91%。为从源头上增强老人的自我防护意识,18弄居民区举办“高温送清凉”主题科普活动。活动现场,社区邀请专家就如何科学防暑、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如何应对髋关节疼痛等老年人普遍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智慧助老:从“数字鸿沟”到“轻松玩转”

  “小志愿者教我用微信视频,现在每天都能跟外地的孙子‘见面’啦!”

  刚学会视频通话的陈阿公笑得合不拢嘴。街道联动周边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定期开设智能课程,从预约挂号到反诈知识,手把手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社区图书馆的20台教学终端累计服务563人次,成为老人们的“智能加油站”。

  “美好生活掌中宝”小程序则让服务触手可及:“享老生活”版块一键预约助餐、适老化改造,“228人民坊”实时了解社区动态,老人们动动手指就能搞定琐事,让晚年生活紧跟“数字潮流”。

  舒适生活:从“硬件改善”到“心有所属”

  “以前爬楼喘半天,现在电梯直接到家门口!”

 

  13台新装电梯投入使用,让上理、民治小区的老人告别“爬楼难”。44把认捐的适老座椅、2600余米的环形健康步道、36个翻新健身苑点,让散步、锻炼成为日常享受。193个机动车充电桩、34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的建成,更消除了飞线充电隐患,打造既舒适又安全的居住环境。

  老年议事会为17项适老化改造“出谋划策”,“祖孙共植”活动拉近代际距离,“时间银行”让志愿服务可兑换生活帮扶……多元化服务让社区充满温情,老人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从紧急救援到三餐热饭,从健康呵护到智能体验,长白新村街道正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将“老年友好”的承诺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在这里,每一位老人的笑容,都是对美好生活最生动的注解。

【纠错】 【责任编辑: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