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浦锦街道航拍图。(受访者供图)
新华网上海9月5日电(王若宇)蜿蜒曲折的黄浦江,在流经上海南部的丰收村后,出现一条八公里长开阔平坦的江面,江面的东侧就是闵行区浦锦街道。今年,是浦锦街道成立10周年。从“距城市不远,离乡村很近”的生态社区,到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上半年多项GDP增幅位列闵行区前列的发展热土——浦锦街道用10年时间走出一条“向内招商,以商引商”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创新之路。
探索新空间——
“我问书记的第一个问题,缺少工业用地,拿什么招商?”
两年前,一名经验丰富的招商干部来到浦锦街道。在铺开当地土地资源储备地图后,她不禁心头一震,走进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办公室,她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没有工业用地,缺少产业园区,你让我怎么招商?”
浦锦街道所在的闵行区,是上海的经济强区,常年在全市各类经济指标排名中名列前茅。摊开闵行区产业地图,以正在打造世界级科创雨林的“大零号湾”为圆点向外辐射,一个个高科技产业园、科创园、工业园星罗棋布。而和“大零号湾”核心区一江之隔的浦锦街道,却是一个住宅用地占到八成以上的居住型社区。房地产销售,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浦锦街道的“支柱产业”。
图为浦锦街道城市生活广场商圈。(受访者供图)
缺少工业用地资源的浦锦,拿什么吸引产业落地?
浦锦街道党工委书记金新其表示:“浦锦有八公里的黄浦江‘黄金岸线’、有着林、田、水、绿的丰富资源,更有着距离人民广场15分钟车程的区位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是街道经济的一大课题。宜居的环境势必导入更多人才,许多企业家因为看到环境选择安家浦锦,同样也会因为看到潜力选择置业在浦锦。只要思路打开,‘螺丝壳’也能拧成‘聚宝盆’。”
徐勤峰是T3出行东南区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浦锦的居民,在得知公司在寻找“上海运营中心”总部地址后,浦锦街道主动靠前服务,上门详细介绍该地区辐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产业布局。徐勤峰表示,作为浦锦居民,他从最近距离看到了浦锦的发展潜力、营商环境服务能力。
从安家置业到落地投资,近年来,浦锦探索了“向内招商”新模式,聚焦小区内“企业家居民”,形成“家门口”的招商胜势。
“住在这里,对变化更加敏锐,我还发现了浦锦正在崛起的数字创意产业。公司已经推出了出行领域的生态大模型,智能出行已经成为公司战略方向之一,考虑到浦锦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规划,我们在去年11月把区域总部落在了当地”徐勤峰表示。在精准释放产业空间政策后,近两年浦锦已经聚集科技型企业350余家。
针对土地少、资源少的发展瓶颈,浦锦抢抓机遇,加快布局未来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空间维度出发,浦锦街道对区域内的地块进行了全面梳理,挖掘整合有限商业空间,为新兴业态的发展开辟和预留黄金位置。
从产业维度出发,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浦锦发展新兴产业,只能面向研发、金融、服务端发力。
一个个“小空间”,释放出向新增长的“大能量”。
2025年上半年,浦锦街道财政收入及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64.3%和208.3%。在新发展态势下,街道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显著降低,从2021年的88.6%下降至去年的41.2%。与此同时,非房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近两年年均增速约48%,产业结构实现成功转型,区域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金新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对浦锦街道而言,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就是要在有限土地资源下,瞄准新赛道,抓牢新机会;‘小空间’里要做出‘大文章’。”
打造新品牌——
“湘商、浙商……来了这里就是锦商。”
2023年元宵佳节,浦锦街道的浦秀公馆热闹非凡。“湘商在锦”创新论坛暨元宵音乐会吸引了100多位湘商参加,有近1/4住在浦锦,其中不乏意向在浦锦进一步投资创业的湘籍企业家。
图为“浦锦当红 潮向未来”PTC保时捷车主俱乐部全国总部落成仪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敢为人先”的湘商,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保时捷车主俱乐部,纷纷选择浦锦这片热土呢?浦锦近年来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是重要原因。
近两年来,浦锦街道深化打造“娘家人”企业服务品牌,推出“锦心办”服务,打通基层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企业在落户和经营过程中,碰到相关问题,浦锦街道都能做到“一口收办,并联解决,回访评价”。
一名创业者告诉记者,之前在其他地方办同样的行政事项,可能要跑好几次不同的部门;来了浦锦以后,只要在一个口子跑一次,后续的事情,各个部门会并联协同解决。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这一点,在浦锦投资的企业家感受最深。
王近丞是上海妙爱多生物科技的创始人兼总经理。他说,除了政策扶持和办理各种业务“跑一次”的便捷外,浦锦街道营商环境带给企业家的更多的是信心。“这里不仅是招商部门关心企业发展,而是许多部门协同,从产业资源对接、人才招聘、行业交流等方面给企业搭建桥梁,提供支持;这让创业者少了后顾之忧,更有信心把企业做好。”
在浦锦街道组织的一次产业沙龙中,妙爱多生物科技与同在浦锦创业的一家大数据科技企业达成了合作,在其生产的产品中实现了溯源码技术。在浦锦街道,无论是对于当地初创企业,还是行业龙头,这样“干货满满”的交流会已经成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举办了40余场。
一名招商干部这样形容浦锦犹如“娘家人”一般的营商环境:“无论是浙商还是湘商,来了这里就是锦商。”
2023年首届“湘商在锦”交流活动现场,就有包括匠班工程、高鼎医疗在内的8家“湘商”企业集中签约,项目涉及金融服务、人工智能、健康医疗、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此后的两年,又有累计29家湘商慕名而来,选择在浦锦创业投资。
2024年PTC保时捷车主俱乐部全国总部在浦锦街道南荫堂会客厅落地,也成为了浦锦重要的招商平台。目前,该俱乐部已经为当地引入了20余家高质量企业。
把“娘家人”服务变为“一家人”合力。浦锦街道走出一条“向内招商、以商引商”的创新道路。2025年上半年,街道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94.5%及24.5%,增速均列闵行区第一。
瞄准新赛道——
“跑了很多地方,这里的宠物产业独树一帜。”
在浦锦的郊野公园、黄浦江畔、街镇社区里,经常可以捕捉到人和宠物友好相处,相映成趣的和谐画面。现在,小小牵引绳正在牵出城市消费新的“流量密码”。
宠物消费炙手可热,如何把宠物流量变为产业“留”量?浦锦街道提出了布局“它”经济,打造“全生命周期”新引擎的发展目标。
图为浦锦街道向宠物开放的公共绿地。(受访者供图)
2023年起,浦锦街道经过前期调研,锚定宠物经济新赛道。两年来,通过“精准定位+专业引导”双轮驱动,相关企业数量从16家增长到50家左右。
浦锦街道宠物经济已经汇聚起一批链主企业、产业品牌、品牌企业和配套服务组成的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上下游联动,全区辐射”的产业生态圈。
“走了全国很多地方,这里的宠物产业独树一帜”,当地一位宠物行业创业者这样说道。
在很多从业者看来,浦锦街道宠物产业的“独树一帜”来自三个层面:在自然生态和文化氛围上,这里已经成为人和宠物宜居宜游的网红打卡地;在产业密集度上,这里已经汇聚起宠物经济全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在营商环境上,浦锦针对宠物经济已经制定出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和主题活动。
图为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获得的奖杯。
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LET’S DOG荒野挑战赛已经在浦江郊野公园连续举办了两年,每次都能吸引上海和周边城市近200组人宠选手参与,参赛名额供不应求,现场观摩人数超过2万人次。此外,定期举办的人宠皮划艇比赛、欢乐萌宠遛遛节、萌宠嘉年华等活动也将“农文旅商体展”资源拧成一股绳,让新消费与城市温情同频共振,为宠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产业、市场基础。
LET’S DOG创始人陈怡告诉记者,浦锦的宠物产业生态弥足珍贵。“这里不仅是面向长三角的宠物消费网红打卡地,更是宠物经济发展的热土,宠物企业在这里不仅更有归属感,而且产业链合作互补的机会大大增多。”
宠物托运,属于新兴行业里的细分领域。今年3月,上海宠爱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浦锦街道。针对企业关心的活体动物运输合规性问题,浦锦街道主动搭建桥梁,邀请区农委执法部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就检疫证明申领流程、运输环境标准、突发情况处置等关键问题提供权威解答。企业落户后,很快就和当地多家宠物医院、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意向。
金新其表示,浦锦不仅是市民的诗意栖居地,是宠物们奔跑、嬉戏的天然乐园,更是宠物产业发展的热土。锚定宠物经济新赛道,浦锦将乘势而上,实现资源禀赋与时代机遇的“双向奔赴”,全面提升“锦尚秀带”能级。
今年,是浦锦街道成立十周年。“浦”“锦”二字,分别象征着对浦江镇人文历史底蕴的传承,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在改革中拓展发展空间,在产业破局中锚定全新赛道。一个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新浦锦,正在黄浦江畔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