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AI议题,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助“80后”艺术家、策展人“破圈”-新华网
2025 09/07 09:02:29
来源:新华网

直击AI议题,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助“80后”艺术家、策展人“破圈”

字体:

  新华网上海9月6日电(记者 孙丽萍)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能否“御风而行”、如虎添翼?

  记者获悉,即将于9月1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揭幕的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蓄力“破圈”,将以“机·智”为题眼,直击当下最前沿的科技与人文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宏大时代变局中,艺术能否找到新方向、新价值?

  “机”寓意人工智能(AI)的澎湃浪潮,“智”象征人类独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旨在探索人机共生时代艺术的新可能。“在以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亟需探索人类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应对能力的各种可能性。”本届大展总策展人、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林明杰说。

  创办于1980年的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是上海本土重要的文化艺术IP,也是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孕育艺术人才的摇篮。据介绍,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共征集到海内外青年艺术家4060件/组作品,投稿作品类型在传统的平面绘画、雕塑装置之外,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趋势。最终入围展览作品约400件。

  回应人工智能汹涌而来的趋势,此次收到的参展作品较少是传统的架上画作,而更多新媒体影像、实验摄影、潮流艺术以及AI生成艺术、虚拟现实艺术作品,整体呈现面向未来的艺术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参展艺术家的出生日期均为1980年1月1日之后。策展人之一乐梦融表示,无论参展人、策展人都是真正意义上成长于信息时代、浸润于科技环境中的一代。


  上海青年艺术大展让青年“破圈”。

  “让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真正属于青年人。刘海粟美术馆始终传承其艺术精神与美专基因,致力于成为青年艺术家最坚实的后盾,为其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思想、探索前沿的舞台。”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郁镇宇说,期待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和策展人“破圈”而出,勇敢创新。

  据介绍,与蓬勃的青年气质相适应,本届大展有不少创新之举,如首次将展厅扩容至馆外公共空间,首次打造艺术环线专列,首次设置开放的主题录音棚,等等。而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以打造“艺术产业全链条”为愿景,也将构建一个汇聚青年收藏家、青年策展人、青年艺术评论人、青年艺术学者、青年艺术媒体人、青年艺术博主(KOL)等多元角色的高效平台。

【纠错】 【责任编辑: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