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创智·解码季”!全方位展示科学教育的“杨浦方案”
9月13日,由中共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杨浦区教育局和钱学森科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科学解码季暨YOUNG创智·2025科学教育推进会”在杨浦滨江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副区长王浩,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高校、企业、社区及中小学的各界代表,共同见证杨浦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
当天,周海鹰、钱永刚共同为“钱学森杨浦创智教育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由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担任名誉院长,标志着杨浦区在构建全域科学教育新生态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全新平台开启杨浦科学教育新航程
周海鹰、钱永刚为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为宏,复旦大学光电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禄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郑致刚教授,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沈海军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副院长缪煜清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黄宝康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贾良玖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理科院罗锻斌副教授等8位专家颁发“钱学森杨浦创智教育研究院”首批特聘专家证书。
现场,王浩作题为“人民城市·科学教育”的主旨演讲。
会上发布研究院实施的愿景规划,重点开展区本化课程研发、大中小贯通培养等工作。控江中学、同济一附中等12所学校授予首批“课程共建校”称号,未来将聚焦数学建模、AI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三大领域,推动优质科创课程系统化落地。
与会嘉宾还为首批入选2025YOUNG创智·暑期家庭科技角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优秀案例的12户家庭代表颁发证书。
“3个100”创新科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活动由“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体验区和YOUNG创智科学教育发布会组成,主会场全景展示了杨浦区“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计划”,“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体验区将连展三天,首日首批迎来了300多名参观体验的学生家长。
作为杨浦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改革重点项目的“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计划”即区域盘活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科技场馆等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创新杨浦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教学整体实践路径的3个面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低碳材料等国家科技重点领域的实事项目。
二楼主会场全景式展现了自构想迄今的半年间“3个100”的整体推进情况:通过连线杨浦学生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傲鲨智能、杨浦区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三家不同实验室,直观展现了目前已开放的50余家实验室的体验实况,同时发布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强脑科技、傲鲨智能等100余个共享实验室,未来将全面而有序地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放。
会上还剧透展示了处于定制阶段的移动实验车的设计外观和图纸,计划用四年的时间配置100项主题式模块化实验,首车将于年底启用并计划于2028年实现全区中小学全覆盖配送。
现场还采访了2户杨浦首届家庭实验角设计优秀方案家庭,他们来自于首批37个入选优秀案例,是全部517份参选方案的代表,覆盖了18个义务教育集团和全部高中学校,与会嘉宾为12户家庭代表颁发证书。上海理工大学缪煜清教授评价称:“家庭科技角犹如星火燎原,将造就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
围绕“SCIENCE300”理念,一楼全域和二楼主会场外围分设三个体验区,20家来自高校、企业和中小学的实验项目将面向杨浦全区学生开放三天,惠及全域中小学和部分家庭。
协同联动优化创新人才培育新生态
活动现场,无论是学生们在不同实验室体验时的真实感触,还是铁岭中学师浩天、上理工附中沈靖瞻分享的家庭科技角助力科创成长的心路历程,其背后都是校家社协同建设科学教育大格局的真实写照。
现场还发布了“人民城市·科学教育”行动倡议,教师、学生、家长、企业和社区代表共同呼吁全社会携手推进科学教育。一起打破校园围墙,优化开放式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让每个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够接触前沿科技、对话科技精英、体验未来数字生活方式,在他们心中早早埋下科学创新的种子。
杨浦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正举全区之力建设新时代科学教育强区。此次推进会的成果,不仅为区域科创教育搭建了“研究院+实验室+课程”的完整体系,更通过校家社协同机制,让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城区风尚”,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杨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