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X浦江青年】易扬:以科技之力筑牢城市碳汇“绿色屏障”
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为了促进知识分享、思想碰撞以及行业交流,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活动期间,特邀国内外科技、产业、经济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就不同专业的创新热点、趋势、挑战及未来展望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本期邀请的嘉宾是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易扬。
易扬专注于上海市绿林地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她所在的团队搭建了覆盖管理、技术、数据、模型、评估的“五大体系”。为精准掌握城市绿林地的碳汇能力,团队在城市森林与绿地中布设500余个监测样地,系统开展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碳库的调查与分析工作,用详实数据为城市碳汇研究奠定基础。
在技术创新层面,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研发了碳汇计量监测、热岛效应评估、三维绿量测算、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制了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智能监测仪、城市绿地智能监测与质量评估系统等创新设备和管控平台。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博鳌零碳岛示范区等区域广泛应用,为上海市的绿色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助力了国家双碳工作。
面对“城市植被碳汇功能是否较弱”的疑问,易扬及其团队的研究给出了答案:城市绿林地不仅具备直接固碳作用,更能发挥缓解热岛效应、稀释污染物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的能耗,实现间接减排作用。如今,上海已提前完成“十四五”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到2035年,力争再建1000座公园,公园总数达到2000座。易扬与团队正持续推进2025年度城市绿林地固定样地碳汇调查与分析工作,为提升绿林地质量、巩固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在此次浦江论坛中,易扬目光聚焦于“场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议题:“我们正探索将遥感监测、地面调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期待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大模型算法,提升碳汇监测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更希望与同行交流创新方案,更好的服务上海城市生态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视频:李沁雨、杨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