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四联四共”育新人破难题-新华网
2025 10/17 09:32:20
来源:新华网

上海电机学院“四联四共”育新人破难题

字体:

  “住企培养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一些需求的工程应用背景,也为我今后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完成暑期住企培养的机械学院首批研究生如是说。

  2025年暑期以来,上海电机学院各二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党建引领产教融合”总体部署,以“四联四共”资源整合机制为行动主线,以“1+N+X”党建共建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组织联建、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文化共育,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各二级党组织牵头开展企业走访调研150余次,达成共建共识12项,推动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项目28个,拓展实习基地与订单班多个。机械学院首批30名卓越工程师研究生走进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等企业,参与“车间课堂”项目,由企业导师选取实际课题,校企导师联合指导攻关。设计与艺术学院创新性采用“真题真练真做”训练模式,首批15名学生深入上海诺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一线,在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学校导师“双导师”指导下,亲身参与具体项目攻关。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学工部组织引导2025级新生分批前往临港新片区各产业集群党委重点企业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从校园到车间,从理论到实践,这是上海电机学院以党建引领产教融合的生动缩影。

  据介绍,学校创新构建“1+N+X”三级联动共建体系,打破地域与组织壁垒。航空学院建立“学院党总支—企业党委—车间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共建“精密制造中心”等实体化项目。材料学院党总支联合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党委召开联组学习交流会;电子信息学院组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到产业集群党组织全员报到,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初步形成合作共建共识。

  二级党组织突出“为产育人”导向,构建校企双导师、双课堂、双证书育人机制。电气学院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携手打造集实习实训、技术研讨、就业对接于一体的高水平合作平台。高职学院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签署共建协议,联合开发航空领域实训课程;与有关企业共同推进“汽轮机技术人才订单班”和“智能机器人工程师订单班”人才培养。据用人单位反馈,学员岗位适应周期平均缩短6个月,故障排查效率提升40%。

  围绕企业技术痛点与行业关键难题,校企联合开展“揭榜挂帅”式技术攻关。商学院携手共建单位开展“国产大飞机产业链‘链主+配套’产业链招商案例及策略课程开发培训服务”等项目。航空学院瞄准低空通信、氢能航空等前沿领域,推动“低空通信抗干扰技术”“热塑性复材轻量化”等3项技术合作落地,与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3项,推动平台共建2个。

  此外,二级党组织将工业文化、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链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师生前往浙江青田开展田野思政,培养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机械学院积极推进与卓工计划联培企业的党建共建,聘请企业劳模、工匠、技能大师为校外思政导师。上海锅炉厂联培研究生党员倪凯杰跟随企业导师前往青海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全国首个高比例、高海拔、高碱煤的煤电机组调试工作。导师克服高原空气稀薄与缺氧,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让倪凯杰深切感悟:卓越工程师的坐标系里,X轴是技术标准,Y轴是安全红线,Z轴就是工匠精神。

  上海电机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暑期以来,各二级党组织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四联四共”机制在基层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有力、产业对接有方、人才培养有效、文化传播有魂”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强化区域化党建的系统设计和纵深推进,持续为临港新片区建设与国家战略实施注入“电机动能”、贡献“电机样本”。

【纠错】 【责任编辑: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