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0日电(史依灵)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研与临床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是实现科研成果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核心环节。日前,新华网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仁济医院”)获悉,医院与北京源景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关于“一种核酸提取管、微流控芯片及多重核酸一体化检测方法”的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协议,实施普通许可,许可金额达300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此次转化的技术成果由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汪骅教授团队历经二十年研发积累而成。该技术融合微流控技术、CRISPR/Cas系统与等温扩增技术,可实现多靶标一体化核酸检测,具有便携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等优势,对操作人员专业水平和实验环境要求较低。同时,技术支持全血、痰液、尿液、粪便等多种样本类型,能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精准诊断、肿瘤早期筛查、个体化用药指导等场景,适配急诊科、发热门诊、海关检疫、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等不同需求。

多重核酸分子POCT仪 (CRISPLex)。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汪骅教授解释说,“这项技术最大的突破在于通过便携设备实现了对复杂样本进行‘样本进—结果出’的一体化、多靶标精准检测,降低了对操作环境和人员专业度的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也能轻松上手,这对提升我国整体医疗诊断效率、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项目签约企业北京源景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先进体外诊断技术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在精密仪器工程化开发、试剂耗材工艺优化及规模化生产方面实力突出。当日的签约仪式上,仁济医院检验科主任李敏与源景泰科总经理朱坤代表双方签约,未来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同推进技术的临床转化与产业化,让科研成果真正成为服务公众健康的实用工具。
“此次科技成果转化是医院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融合的又一典型案例。”仁济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更多科研成果落地临床,以技术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患者需求,为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